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婆罗浮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婆罗浮屠

著名佛塔。被誉为东方古代四大奇迹之一。位于印度尼西亚中爪哇蒙迪兰山,相传埋有释迦牟尼佛骨。塔建于824年,不久因火山爆发,被湮没于熔岩之中,19世纪被发掘出来。佛塔为阶梯锥台,共10层,高约35 m。底部两层为方形基座,3~5层象征“地界”,平面仍呈方形,6~10层象征“天界”,平面呈圆形。地界回廊两旁石壁上,雕刻以佛教故事为主要题材的浮雕1460余幅,装饰性浮雕1210余幅。顶部3层设小塔72座。该塔坐落在边长为121 m的正方形地基上。

婆罗浮屠

婆罗浮屠

印尼语的音译,意为 “千佛塔”,印度尼西亚的著名佛塔。被称为东方世界“四大奇迹”之 一,建于公元8—9世纪。呈下方上圆阶梯形锥体,塔基占地1.23万m2,高42m,以当地产的200万块安山岩和玄武岩石块砌成,共分九层,底层为方形塔基,代表佛教的 “欲界”,以上四层方台,代表“色界”,上部三层圆台及顶端的大窣堵波圆塔,代表“无色界”,附合佛教“三界”之说,顶部中央圆塔直径16m,高7m,由三层圆台上的72座钟形小塔簇拥着,如星辰环月,5层方台外缘均筑以很宽的石墙,每层均和上层方台外侧形成2m宽的回廊,各层廊侧石墙上共排列432座佛龛,每座佛龛里有 一尊石佛,廊壁和栏杆上还刻有近2000多幅佛本生故事的浮雕,塔底四周还有大量反映当时人民生活习俗及花草鸟兽、果品的雕刻,被誉为 “石块上的史诗”。


婆罗浮屠

☚ 泰吉·玛哈尔陵   圣索菲亚教堂 ☛
婆罗浮屠

婆罗浮屠

梵文意为“山丘上的佛塔”,印度尼西亚著名佛塔。位于印尼爪哇岛中部马吉冷婆罗浮屠村。始建于9世纪初塞林多罗王朝的全盛时期。据传曾组织几十万农民和奴隶,用15年时间建成,用石块55000立方米,不用一个钉,一匙泥。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佛教建筑之一。塔原高42米,雷击掉塔顶后变为35米。其建筑形式体现大乘和密宗教义的结合,整个建筑物犹如一个巨大的曼荼罗 (坛场)。共10层,分成三部分。塔基代表“欲界”,呈方形,周长达120米; 塔身代表“色界”,共5层平台,愈往上愈小; 顶部代表“无色界”,为佛坐禅处。由三个圆台组成,每个圆台都有一圈钟形舍利塔相绕,共72座。整个建筑物中,雕刻艺术最为珍贵。共有壁龛 (佛龛) 432个。各层平台的壁龛,顶部的舍利塔中皆置一尊佛像,总计505尊。其浅浮雕尤具特色,数量近3000幅,分别取材于《大业分别经》、《普曜经》、《本生鬘》等大乘经典。随着当地居民改信伊斯兰教,婆罗浮屠兴旺之景日渐衰落,后因火山爆发而遭堙没,19世纪初才被重新发现,1971年重予修缮。它与中国的长城、印度泰姬陵、柬埔寨吴哥窟、埃及金字塔并称东方五大古迹。

☚ 寇谦之   盖德尔夜 ☛

婆罗浮屠

Borobudur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3: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