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货币主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货币主义 也称为“货币学派”。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美国出现了一个西方经济学流派,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佛里德曼是该流派的创始人。货币主义反对凯恩斯主义主张政府干预经济的观点,坚持经济的自由放任。认为市场价格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能使资本主义经济自然地趋向平衡。 货币主义有以下几个特征:(1)强调货币在经济中的重要作用,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是造成物价和生产变动最根本的原因,历史上西方国家经济所出现的扩张与衰退都同货币供应量的变动直接相关。(2)货币的供应量虽然能影响生产的变动,但政府不能将货币政策作为干预经济的工具,其原因是货币供应量从变动到影响经济需要一定的时间,而这段时间是经常变动、难以预测的,因此,用货币政策来干预经济会造成经济的混乱。(3)由于货币政策的变动会造成经济的混乱,因此,政府应采取稳定货币的政策,将货币供应量的年增长率控制在4%左右。 (4)货币政策只能影响名义利息率水平,而不能影响实际利息率水平。货币供应量增加,物价会随之上涨,结果导致名义利息率提高,而实际利息率不变,因此,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只能导致通货膨胀和经济的不稳定。(5)政府政策的失误是造成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因此,应通过减税来降低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让市场来实现经济的平衡。货币主义关于稳定货币供应量的主张曾对西方国家的政府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但这一主张的一个致命缺陷是,如果经济中货币的需求量不稳,稳定货币供给并不能实现稳定经济的目的,许多事实都说明,西方国家的货币需求量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常数。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