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腹水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腹水草 【名称出处】:《中国植物志》 【概况】: 异名 长穗腹水草(《全国中草药汇编》),钓鱼竿(四川)。 基源 为玄参科腹水草属植物细穗腹水草的全草。 原植物 细穗腹水草Veronicastrum stenostachyum(Hemsl.)Yamazaki(Botryopleuron stenostachyum Hesml.) 形态 多年生草本,根茎短而横走。茎圆柱形,有条棱,多弓曲,顶端著地生根,少有近直立而顶端生花序,长可达1m余,无毛。单叶互生,具短柄,叶片纸质至厚纸质,长卵形至披针形,长7~20cm,宽2~7cm,顶端长渐尖,边缘为具突尖的细锯齿,下面无毛,上面仅主脉上有短毛,少有全面具短毛。穗状花序腋生,有时顶生于侧枝上,也有兼生于顶端的,长2~8cm,花序轴多少被短毛;苞片和花萼通常短于花冠,少有近等长的,略有短睫毛;花冠筒管状,2唇,裂片不等宽,白色、紫色或紫红色,长5~6mm,裂片近于正三角形,长不及1mm。蒴果卵状。种子小,具网纹。花期6~8月。 (图见《中国植物志》.第67卷.第2分册.235页.图63)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坡灌丛中、林下及阴湿处。分布于陕西南部、湖北西部、湖南西北部、四川(二郎山以东)、贵州北部。 此外,也有以爬岩红Veronicastrum axillare(Sieb.et Zucc.)Yamazaki作为腹水草的,其区别点为:花冠裂片长,占花冠的1/3或以上;茎叶被长腺毛,短卷毛或无毛;花序较短,仅长1~3cm。花期7~9月。 (图见《中国植物志》.第67卷.240页.图66) 分布于江苏南部、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台湾。 。【生药】:采集 10月采挖根部,夏、秋季采集茎叶,晒干或鲜用。 【化学】: 含甾醇、甘露醇、鞣质、树脂、糖类、无机盐等。 参考文献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2503 【药理】: ❶ 对日本血吸虫的作用 体外实验,腹水草(品种未鉴定)经40min以上可使虫体全部死亡。 但对实验性小白鼠、家兔,犬的血吸虫病,连续治疗2月,未能证明其具有杀灭动物体内血吸虫的作用。 参考文献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2503 。【药性】:性味 ❶ 《纲目拾遗》:“性寒。” 归经 《闽东本草》:“入肝、肺、肾三经。” 功效 行水,散瘀,消肿,解毒。 主治 水肿,小便不利,肝炎,月经不调,疔疮痈肿,跌打损伤,汤火伤。 ❶ 《百草镜》:“茎叶:散风火,利湿热。治白火丹,疥疮。涩精。” ”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6g;或捣汁。外用:捣敷。 使用注意 孕妇及体虚者忌服。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❶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治急性黄疸性肝炎:腹水草、乌韭各15g,白英30g,石韦、并头草、茵陈各9g,车前草18g。水煎服。” 单方应用 ❶ 《湖南药物志》:“治腹水:腹水草全草30g。水煎,分2次,食前空腹服。” ” ” ⑾《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治急性肾炎、水肿:腹水草30~60g。水煎服。” ⑿《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治便秘:腹水草根30g,鹿茸草6g。水煎,蜂蜜调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