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均田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均田 北魏至唐代官田分配的一种形式。公元五世纪,北魏孝文帝元宏采纳大臣李安世的建议,下诏计口分配国有的空荒土地。凡男年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女二十亩,奴婢同样受田。露田不种树,只许种植谷物,而且不得买卖,年老及身死,须将露田归还官府。此外,男夫受桑田二十亩,供种植桑、榆、枣树之用,不须归还国家,可传给子孙,但同样不得买卖。一夫一妇的受田户,每年要向国家交纳租粟二石、调帛二匹。这种土地分配形式被北齐、北周、隋、唐沿用,具体做法略有变更。如唐代把露田称为口分田,桑田称为永业田,凡男年十八以上受口分田八十亩,永业田二十亩,都不能买卖。均田制并未改变土地国有的性质,只是将使用权有偿地分配给广大农户,一方面使耕者有其田,一方面也增加了国家的税收。唐代中叶以后,土地兼并之风愈演愈烈,王公百官、富商豪强不顾法令,大量购置庄田,百姓的口分田和永业田,也被违法买卖。唐玄宗曾经颁发过一道诏书,禁止买卖口分田和永业田,但没能产生多少实际影响。北宋以后,富豪个人占有的庄田比重越来越大,国家直接控制的土地为数已经非常有限,均田制也就寿终正寝。 均田even allocation of land❶耘田。前人有将“均”读为“荺”,故认为均田即耘田。《大戴礼记·夏小正》:“农率均田。率者,循也;均田者,始除田也。言农夫急除田也。” 均田 均田按人按官的等级平均分田的制度。《汉书·王嘉传》: “诏书罢菀,而以赐贤 (董贤) 2000余顷。均田之制,从此坠坏。”颜师古注引孟康曰: “自公卿以下至于吏民,名曰均田,皆有顷数,于品制中令均等。今赐贤2000余顷。则坏其等制也。” ☚ 均徭 均工夫 ☛ 均田❶汉代的一种土地占有制度。公卿吏民得按其不同等级拥有不同限额的田亩。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