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红花杜鹃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红花杜鹃 【名称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 【概况】: 异名 打玛兴美多玛尔布(藏名)。 基源 为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植物粉红树形杜鹃的花。 原植物 粉红树形杜鹃Rhododendron arboreum Smith var.roseum Lindl. 历史 为唐(《四部医典》)所载藏药塔玛的原植物之一。 形态 常绿乔木,高7~14m。 自基部向上多分枝,小枝被灰色丛卷毛。 叶革质,互生,叶柄长1~2cm,下面具腺体,上面具槽;叶片长圆状披针形,长10~20cm,宽3~6cm,背面有白色至黄褐色绒毛。花序紧密排列成球形,顶生,花序轴被绒毛和腺体;花梗长8~12mm,被绒毛和腺体;花萼小,有腺体和绒毛,5裂;花冠筒状钟形,长4~5cm,粉红色,稀白色,基部有5个深紫色蜜腺囊,裂片5,长约1.5cm,顶端微凹;雄蕊10,不等长;子房圆锥形,被白色绒毛。 蒴果圆柱形,长约3cm。(图见《西藏植物志》.第3卷.576页.图232)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2300~3500m的混交林中。 分布于西藏。尼泊尔、锡金、不丹和孟加拉也有分布。。【生药】: 采集 5~6月采收,鲜用或阴干。 贮藏 阴干用者置阴凉干燥处。 【化学】: 含碳水化合物、苹果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赖氨酸、丙氨酸、苏氨酸、天冬酰胺。此外还含有芍药素(Peonidin)、氰定(Cyanidin)、无色花色甙(Leucoanthocyanins)。 参考文献 CA 1976;85:156532r 【药性】: 性味 苦,凉。 有小毒。 功效 平喘,清热,拔毒,止血,调经。 主治 慢性支气管炎,骨髓炎,消化道出血,衄血、咯血,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g。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