稾
《广韵》古老切,上晧,见。 ❶ 禾类植物的茎秆。《史记·货殖列传》:“通邑大都﹐酤一岁千酿……薪稾千车﹐船长千丈。”《汉书·萧何传》:“{长安}地陿﹐{上林}中多空地﹐弃﹐愿令民得入田﹐毋收稾爲兽食。”《晋书·谢鲲传》:“〔{谢鲲}〕任达不拘﹐寻坐家僮取官稾除名。” ❷ 草荐。《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应侯}席稾请罪。”《南史·梁始兴忠武王憺传》:“{憺}闻丧自投于地﹐席稾哭泣﹐不饮不食者数日。” ❸ 箭杆。 {汉}{马融}《长笛赋》:“特箭稾而茎立兮﹐独聆风于极危。”《周礼·夏官·序官》“稾人”{郑玄}注引{汉}{郑司农}曰:“箭干谓之稾。”{阮元}校勘记:“禾稾者﹐茎也;箭干亦茎也。故箭榦之稾﹐即禾稾引伸之义也。 ” ❹ 文字图画的草底。《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怀王}使{屈原}造爲宪令﹐{屈平}属草稾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新唐书·张巡传》:“爲文章不立稾。”《新唐书·高郢传》:“〔{高郢}〕常掌制诰﹐家无留稾﹐或劝盍如前人传制集者﹐答曰:‘王言不可藏私家。’” ❺ 通“[槁]”。参见“[稾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