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侗剧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侗剧

侗剧

清末在侗族民间说唱艺术“嘎锦” (侗语叙事诗) 和“摆古”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侗族戏曲剧种。流行于贵州、广西和湖南等侗族聚居的地区。主要腔调有平调、哭板和仙腔等。有时也采用侗歌。平调又叫平板,长于叙事。脚色有生、旦、丑。剧目有解放后改编整理的传统剧目《珠郎娘美》、《美道》、《芒遂》、《山伯英台》和现代戏《侗家儿女》等。

☚ 傣剧   藏剧 ☛

侗剧

侗族传统剧种。产生于清嘉庆、道光年间贵州从江县贯洞一带,流行于贵州、广西、湖南侗族地区。它是在侗族民间说唱艺术的基础上,吸收桂戏、祁阳戏、贵州花灯等地方戏曲的格调和表演手法而形成。曲调有平调、台调、哀调(又叫哭调)、仙腔等。用二胡、锣鼓、琵琶及特有的牛腿琴伴奏,民族风格浓郁。剧目多取材于侗、汉族民间故事,有《珠郎与娘美》等传统剧目50多出。新编的《秦娘美》已被改编为电影。

侗剧

侗剧

侗剧是侗族的戏曲剧种,流行于贵州、广西、湖南的侗族居住区。由侗族民间说唱艺术“嘎锦”和“摆古”结合而成。嘎锦是由演唱者自弹自唱,以唱为主,夹用口语说白来叙述故事。侗剧在形成过程中也受到了汉族戏曲的影响。从清代嘉庆年间开始,湖南的祁剧、辰河戏和广西的桂剧传入了贵州。这些剧种对侗剧的形成和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侗剧的音乐柔和优美,在唱腔中吸收了 一些侗族的民间音乐,富于民族色彩。伴奏乐器主要有二胡、琵琶、牛腿琴等。侗剧没有定型的行当,一般是根据剧中人物的情况来分派演员。小丑的表演比较独特,动作滑稽可笑,走路时不论从左从右出台,都必须往里跳,称 “跳丑脚”。
侗剧的剧目,一部分是关于汉族生活的剧目,如《梅良玉》、《梁山伯》、《仁贵别窑》、《破洪州》、《刘知远》等; 一部分是描写侗族生活的剧目,如《吴勉》、《顾元老》、《珠郎娘美》、《美道》、《门龙》、《雪妹》、《乃桃补桃》、《金汉》、《莽子》等。新中国建立后,还演出了现代戏《侗家儿女》、《民族团结的花》。

☚ 白剧   壮剧 ☛
0000111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9:2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