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侗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侗年侗族民间传统节日。侗语称“年更”。又称冬节、冬至节、杨节、吃杨、年内(即小年)。流行于贵州、湖南、广西毗邻的许多县。只在杨姓侗族中流行的则称“杨节”或“吃杨”。节期各地不同,但都在农历每年十一月初一至十二月初一之间,以十一月初过年的为多数。一般少则3日,多则9日。节日活动各地亦略有区别,大致有以下几项。一是祭祖:各家做9个糯米粑,分3堆供在神龛前,祭品还有鸡、酒、香火等。二是吃团圆饭:食品主要有糯米粑,油茶(油炸米花冲水煮汤团)、重阳节时酿的糯米酒等。吃饭时,先由家中长辈男人举杯敬祖,呼唤祖先的尊称,请他们入席,感谢他们的保佑,祈求新的一年中再赐福免灾、保佑家人安康、六畜兴旺、五谷丰登、招财进宝。吃团圆饭时,已出嫁的女儿要与女婿回娘家。但有些地方习惯上是已婚不落夫家的媳妇要到婆家与夫团聚。三是请客访友,但不能在人家吃团圆饭时去访,邀请客人来饮宴的时间一般是上午,席间亲密的朋友要饮交杯酒。得有几个喝醉的,才能散席送客。四是娱乐活动,主要有踩歌堂(跳集体舞)、吹芦笙、弹牛腿琴、斗牛、行歌坐月(小伙子们结伴到姑娘家与姑娘们对歌)。关于在十一月过年的原因,据说是为支持侗族英雄姜映芳(1833—1862年)的反清起义,好让参加起义的弟兄们过了年再去打仗。 侗年 316 侗年侗族的传统节日,指阴历十月或十一月间。届期,燃鞭炮、舞狮子、耍龙灯。 ☚ 尝新节 姑婆节 ☛ 侗年 侗年在每年的农历十一月初是侗年日,侗族以农业经济为主,四时劳作,以农忙、农闲、收获季节为节日。由于农历十一月的一切农耕事务完毕。这时禾谷满仓,禽畜满圈,正是庆祝丰收之时。家家杀猪宰羊,以示庆贺。各村寨举行大规模的踩堂歌、跳芦笙舞、放鞭炮等等。由于与汉族交往频繁,特别近数十年受汉族习惯影响,很多地方也以春节过年。并被春节代替。但仍有一些依照古习,在农历十一月初过侗年。 ☚ 四月八节 忌戊日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