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湖南东周巴蜀式铜戈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湖南东周巴蜀式铜戈 兵器。 湖南各地东周墓中出土有少量巴蜀式铜戈。主要为两种类型:一类戈形,与常见的中原和楚式戈相同,但援、胡部有虎形纹饰,其代表有三:1985年桃源县三元村1号墓出土一件铜戈,长方内,胡三穿。内的外端两面均铸凸起小乳钉及细线边框,在边框内铸阴线凤头符号。援、胡两面均铸虎兽决斗纹饰,虎作回首惊吼,翘尾、蹬足状,披毛由细线圆圈和小乳钉组成,前肢被兽口吞咬。 兽形似龙,圆首,双角直立,双目圆睁,凶猛狰狞。龙身布于援体正中,尾抵锋尖,背上铸棱脊。1985年益阳资江机器厂工地78号墓出土一件铜戈,方形内上有钺形穿孔,胡上三穿。内上纹饰与上戈同,援、胡部两面均铸兽面,可能为虎形图案。胡部有巴蜀文字符号。 1954年长沙楚墓中也出过一件与益阳所出式样、纹饰相同的铜戈,胡部文字似为“熊”字。 另一类型是长三角形正援无胡戈,其代表作有沅陵县五强溪水电站工地出土多件。一件内上椭圆孔,末端成圆弧,援身较宽,内上有云雷纹组成的兽首,援上近阑处两穿,援中脊一圆穿,由两个凸起的圆圈纹和云雷纹组成兽面。 另一件方内,内上大椭圆形孔,援狭长,似矛,中脊~圆穿,近阑处无穿。援两面兽面纹。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