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艺民
【介绍】: 戏曲音乐理论家、发明家。 山西省应县人。1934年生。 1950年参加工作,先后在雁北地委宣传队、山西省歌舞团、山西省文艺干部学校、山西省电影制片厂、山西省文化局戏剧研究室从事演奏、教学、编辑和理论研究工作。 1970年下放雁北插队。1972年留雁北地区文化局。1973年调雁北地区文联。 现任雁北地区文联副主席。著述的《晋北道情音乐》,1962年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晋北道情志》获山西省文化厅艺术学科成果一等奖;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撰写了有关道情音乐的条目。在道情音乐研究方面成绩突出,在省内外颇有影响。还在全国性的戏曲学术讨论会上和省内外刊物上发表了《以梆论“梆”,就乱说“乱”》、《耍孩儿及耍孩儿的声腔渊源初探》、《法曲与山西道教音乐》、《从法曲到板式音乐的一千年流变》、《古老而庞大的艺术宗族》等探讨戏曲声腔源流的学术论文。 其研制的“电子击琴”、“微型一体化电子鼓”等项科研成果,有3项获国家专利,两项获全国文化科技成果三等奖,一项获第三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银奖,一项获国际发明展览会铜奖。还创作有数十种戏曲、曲艺、歌曲作品。 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山西省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山西省分会理事,山西省文联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