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隋唐兵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隋唐兵制隋唐时期的军事制度。隋唐朝代是中国历史上大统一的时期,国富兵强,军事制度进一步完善,为加强中央集权,隋代对府兵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在皇帝直接统帅下设立12卫府,平时宿卫京师要冲,战时受命征伐。重整乡兵,将私家部曲收编归国家;将军户还归入民户,实行兵农合一,寓兵于民,平时从事生产,保留军籍,定期轮番宿卫,战时出征。唐初进一步完善府兵制,由皇帝亲掌常备军,由宰相辅佐军机要事决策,由兵部尚书管理军队的编制、轮番,武官的考核任免,以及武器、装备、图籍、厩牧。唐代府兵以折冲府为基本组织单位,人员主要在自耕农和地主中选拔,全国兵力最多时设634府,约60万人。玄宗时,征战频繁,均田制度废弛,军资无依,士兵大量逃失,唐末形成藩镇割据,豢养大批军队抗衡朝廷,直至分裂为五代十国的局面。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