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桐皮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桐皮 【概况】: 异名 白桐皮(《药性论》),水桐树皮(《濒朔集简方》),桐木皮、泡桐(《纲目》)。 基源 为玄参科泡桐属植物白花泡桐或毛泡桐的树皮。泡桐属有7种,均产于中国,有的种类,现已在世界各大洲许多国家引种栽培。本属在中国有6种入药。 原植物 白花泡桐Paulownia fortunei(Seem.)Hemsl.,毛泡桐Pauloenia tomentosa(Thunb.)Steud. 形态 白花泡桐为乔木,高达30m。树皮灰褐色;幼枝、叶、花序各部和幼果均被黄褐色星状绒毛,但叶柄、叶片上面和花梗渐变无毛。叶柄长达12cm;叶片长卵状心形,有时为卵状心形,长达20cm,顶端长渐尖或尖头,其凸尖长达2cm,新枝上的叶有时2裂。下面有星状毛及腺,成熟叶片下面密被绒毛,有时毛少至近无毛。花序狭长近圆柱形,长约25cm,小聚伞花序有花3~8朵;萼倒圆锥形,长2~2.5cm,花后逐渐脱毛,分裂至1/4或1/3处,萼齿卵圆形至三角形状卵圆形,至果期变为狭三角形;花冠管状漏斗形,白色,仅背面稍带紫色或浅紫色,长8~12cm,管部在基部以上不突然膨大,而逐渐扩大,外面有星状毛,内部密布紫色细斑块;雄蕊长3~3.5cm,有疏腺;子房有腺,有时具星毛,花柱长约5.5cm。 蒴果长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6~10cm,顶端之喙长达6mm,宿萼开展或漏斗状,果皮木质,厚3~6mm。种子连翅长6~10mm。 花期3~4月,果期7~8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67卷.第2分册.40页.图13) 生境与分布 生于低海拔的山坡、林中、山谷及荒地,越向西南地区,则分布海拔越高,可达海拔2000m。 分布于河北、陕西、山东、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野生或栽培。越南、老挝也有分布。 毛泡桐与白花泡桐的区别为:树冠宽大伞形;小枝有明显皮孔,幼时常具粘质短腺毛。 叶柄常有粘质短腺毛;叶片心形,长达40cm,顶端锐尖头。花序金字塔形;花冠紫色,漏斗或钟形,长5~7.5cm;在离管基部约5mm处弯曲,向上突然膨大。 蒴果卵圆形,幼时密生粘质腺毛,长3~4.5cm;果皮厚约1mm。种子连翅长约2.5~4mm。 花期4~5月,果期8~9月。 (图见《中国植物志》.第67卷.第2分册.34页.图10)通常栽培,也有野生,海拔可达1800m。分布于辽宁南部、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江西、河南、湖北。。 【化学】: 含有酚性甙,包括Acteoside、松柏甙(Coniferin)及紫丁香甙(Syringin)。 参考文献 Planta Med 1982;46(3)∶145 【药性】: 主治 痔疮,淋病,丹毒,跌扑损伤。 ❶ 《本经》:“主五痔,杀三虫。”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捣敷或煎汁涂。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❶ 《补缺肘后方》:“治伤寒已六七日,热极,心下烦闷,狂言,欲起走:桐皮削去上黑者,细擘之,长断,令4寸60g。以酒100ml,水200ml,煮取200ml。去滓,顿服之。 当吐下青、黄汁数升。”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