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普乐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普乐寺 普乐寺位于避暑山庄东北方的山岗上,又称圆亭子。普乐寺建于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当时由于西北各民族与清朝中央政府关系日益密切,生活在巴尔喀什湖附近的哈萨克族和生活在葱岭以北的柯尔克孜族不断派人进京朝觐,因而建寺。普乐寺由乾隆皇帝命名,取“后天下之乐而乐”之意。 普乐寺占地24万平方米,是一座汉族传统的“伽蓝七堂”式寺庙建筑。分为前后两部分,从山门到宗印殿是前部分,采用了内地传统的建筑形式,而在许多细节上又采用了喇嘛庙特有的建筑手法。普乐寺的后半部分为藏式城,是全寺的主体建筑。也叫“坛城”,城前门内有乾隆御制《普乐寺碑记》,详细记述了建寺的缘由。坛城共分三层,第三层的正中有旭光阁,仿北京天坛祈年殿形制,二十四间,重檐伞式攒尖黄琉璃瓦顶。阁中置一立体曼陀罗,内供胜乐王佛。阁顶有双龙戏珠的藻井,制作精美,金碧辉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普乐寺宗印殿联 佚名 三摩印证喻恒河, 人天皆大欢喜; 七宝庄严现香界, 广轮遍诸吉祥。 门票 20元 交通 可在避暑山庄门外乘6路公共汽车前往。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