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乐府运动
中唐时期由白居易、元稹倡导的诗歌革新运动。 其中心是提倡创作自立新题的乐府诗。初唐诗人写乐府诗,多数袭用乐府旧题,只有少数另立新题的,至杜甫才有了大的发展,但当时还没有使用“新乐府”这一名称。白居易、元稹倡导新乐府运动,亲身实践写作《新乐府》诗,才正式标举出这一名称。 这个运动的基本精神是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和讽喻作用。 白居易主张诗歌要有为而作,要有社会内容,要反映民生疾苦和社会现实弊端。即他所说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要“救济人病,裨补时阙”,“补察时政”,“泄导人情”。 为此,他强调内容与形式统一,语言通俗平易。新乐府运动的理论和实践,一反大历以来逐渐抬头的逃避现实的诗风,发扬了《诗经》、汉魏乐府和杜甫以来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具有较大的进步意义,并对后世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