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声载道
[结构] 主谓式。 [释义] 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形容群众的不满情绪普遍而强烈。 载:充满。 道:道路。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李固传》:“开门受赂,署用非次,天下纷然,怨声满道。”《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斥逐忠良,拒绝直谏。民间怨声载道,天变迭兴。” [功能、例句] ❶ 作定语。鲁迅《集外集·附录·〈奔流〉编校后记(十二)》:“达夫先生译这篇时,当面和通信里,都有些不平,连在本文的附记里,也还留著‘怨声载道’的痕迹。 ❷ 作谓语。《红楼梦》五六回:“凡有些余利的,一概入了官中,那时里外怨声载道,岂不失了你们这样人家的大体。” [附条] ❶ “载道怨声”。清·感惺《断头台·受谳》。 ❷ “颂声载道”。 《官场现形记》三四回。 [同义] 怨气冲天 民怨沸腾 天怒人怨 [反义] 有口皆碑 口碑载道 普天同庆 [辨误] 载,不读zǎ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