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必然普遍有效性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必然普遍有效性 在德国哲学家康德的哲学中,“必然普遍有效性”与“客观有效性”是同一个概念。“因此,客观有效性和(对任何人的)必然的普遍有效性这两个概念是可以互换的概念”。与“必然普遍性”相对应的判断叫“经验判断”。这里,“经验”不是“经验的”知觉的积累,它是既经过直观又经过纯粹知性范畴综合统一的东西。因而,“经验判断”具有必然普遍有效性,即“它的有效性不局限于主体,也不局限于主体的当时情态”。范畴的“客观演绎就是为了论证这种经验判断的客观有效性的。这种必然普遍有效性的根据“决不根据感性这一条件,而是根据一个纯粹理智概念”。正是由于认识主体把“量”、“质”、“因果”、“实体”等先验范畴用来综合统一感性的杂多,才使认识具有必然普遍有效性。康德举例说,“太阳晒在石头上,石头变热了”,只是知觉判断,没有必然普遍有效性,它不过是我主观感知间的联结。但“太阳晒热了石头”就是经验判断,因为这一判断是以“先验统觉”为基础的,用上了知性纯粹概念——因果范畴,这个范畴将“石热”作为“日晒”的必然结果,而使两者联系起来,具有必然的普遍有效性。在这里,康德强调真理的客观性不在消极的感知反映中,而在思维的能动构造之中。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