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法医毒理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法医毒理学

研究与法律有关的毒物与中毒的科学,毒理学的分支科学之一。其研究的主要问题有: 各种毒物的来源、性状、成分,进入人体的途径,中毒机理,病理变化,症状表现,中毒量、致死量以及毒物的分离与鉴定等。其任务是指导法医工作者通过对疑为中毒事件的调查、现场勘验、中毒人体的检查及毒物分析等,判明:(1)是否中毒。(2) 何种毒物中毒。(3) 体内毒物量是否达到中毒量或致死量。(4) 中毒性质为自杀、他杀或意外事故。从而为侦破和审理中毒案件提供科学依据。

法医毒理学forensic toxicology

系研究自杀、他杀及意外灾害事故所引起中毒的涉及法医鉴定的一门科学。近年该学科伴随检查手段的改进,促进了法医毒理技术的变革,使其进入一个新的领域。该科与工业毒理学、环境毒理科、食品毒理科、临床毒理科等有密切关系。常见的毒物以有机磷、灭鼠药、催眠镇静药、氰化物、有毒动植物等。中毒途径有消化道,呼吸道、注射、皮肤接触等。中毒药物种类可单一,也可多种。法医对毒物分析已能进行微量定量鉴定;可查出毒物原形,也可查出其代谢产物;可判断中毒死因及中毒途径等。

法医毒理学

研究与法律有关的毒物和中毒的一门毒理学。若食物中毒、工业中毒等所引起的人体损害、劳动力丧失以及死亡等,涉及到法律问题,也属于法医毒理学研究的范围。根据中毒的原因和案件的性质,将中毒分为自杀中毒、他杀中毒和灾害性中毒等,皆属法医毒理学检验鉴定的主要对象。

法医毒理学

法医毒理学

法医毒理学主要是研究以自杀或他杀为目的以及意外灾害引起中毒的一门科学。这门科学既研究毒物的性状、来源、进入机体的途径、作用机理、中毒症状、在体内的代谢和排泄、中毒量、致死量及中毒的病理变化等; 也研究从生物检材中分离和鉴定毒物。毒物的分离和鉴定现已逐渐形成一门学科,称为法医毒物分析或法医化学。
毒理学由于不同的应用领域而发展成许多分支,法医毒理学即其分支之一,其它还有工业毒理学、环境毒理学、食品毒理学、农药毒理学、军事毒理学和放射毒理学等。后几个分支都着重探讨各领域内接触的化学物对人体的危害及预防其危害的安全量。法医毒理学则着重研究解决与法律有关的中毒问题,揭露以化学物作为暴力手段而造成对人体的危害,为侦破和审理中毒案件提供证据。有时也涉及药物瘾癖及处理毒物违章造成的公害等。
法医毒理学的任务是:
❶肯定或否定中毒的存在。
❷确定何种毒物中毒。
❸确定体内毒物量是否足以引起中毒或死亡。
❹研究毒物何时、从何途径进入体内。
❺推测或确定中毒的性质(自杀、他杀、抑意外灾害)。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进行中毒案情调查、中毒现场勘验、中毒患者或死者的检查以及法医毒物分析等,最后写出鉴定书。
案情调查着重了解中毒与饮食及近期药物治疗的关系,发作时间,临床症状及经过,死亡时间等。临床症状对判断是否中毒,由何种毒物所致,以及毒物分析应从何着手等,均有重要意义。
中毒现场的勘验,要特别注意收集现场上有关的毒物物证,如药物、盛药的容器、剩余的饮食、注射器、打开的安瓿、呕吐物及排泄物等。这些检材有助于毒物分析较简捷地进行,有助于阐明毒物的来源和进入机体的方式。
中毒的检验对象可能是活体(如醉酒者、中毒未死者),也可能是尸体。尽管多种毒物中毒在形态学上常无特异性,但全面的尸体解剖仍是鉴定中毒的必要步骤。若在解剖时发现中毒的病变,则不仅是中毒鉴定的根据之一,也能为毒物分析提供线索,排除其他死因。同时通过解剖,能更完善地收集合适的、足量的检材,备法医毒物分析用。
法医毒物分析是中毒案例鉴定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一环,它为是否中毒提供重要证据。检材的选用和分离,鉴定方法的选择都将直接影响到分析结果,从而关系到死因的确定。
除进行毒物的分离和鉴定外,还应测定组织内毒物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因为可据此估算整体进入了多少毒物或还存在多少毒物,判断是否足以中毒致死。估计服毒时间,测定体内毒物的分布情况、毒物原形及其代谢物之间的比例,已成为法医毒理学的重要研究课题。
当疑似中毒而案情不能说明毒物种类; 或虽怀疑为某毒物,但其有效成分尚不十分清楚,且无满意的化学分析方法; 或因其他需要,可采用动物实验,观察毒物对生物体的作用,包括观察中毒症状、生物化学及病理等方面的变化,与案例作对比,以佐鉴定。
随着工农业和医学科学的发展,大量化学物的合成和使用,毒物的种类越来越多。法医工作中会遇到各式各样的中毒,但在不同地区各种毒物中毒发生率差别很大。在国内最常见的中毒毒物为镇静安眠药 (包括巴比妥类和非巴比妥类)或有机磷农药(敌敌畏、1605、1059、3911等),次为杀鼠剂(磷化锌等)、砷、汞、一氧化碳、有机氯农药、乌头碱、钩吻碱、氰化物等。其他如酒精、亚硝酸盐、吗啡、士的宁、阿托品、奎宁、斑蝥等中毒亦较常见。在国外则以酒精中毒居首位,依次为镇静催眠类药物 (特别是巴比妥类)、一氧化碳、吗啡及氰化物,某些有机溶剂中毒亦较常见。
法医学曾对早期毒理学的发展起过重要促进作用。宋慈在《洗冤集录》(1247)中对鉴别中毒及急救措施叙述较详,对多种毒物中毒时不同的症状表现及尸检所见进行了鉴别。并提出采用灌服生鸡蛋、明矾末以抢救砒中毒等。现代毒理学创始人Orfila(1787~1853) 最先提出:从人体的内脏中用化学分析方法分离毒物,才能对中毒案件作出公正的裁判。此一概念,后来被各国法医学家、临床学家及毒理学家们所接受,并加以发展。目前,我国对中毒的法医学鉴定,主要也是以病理学检查和法医毒物分析为基础。近年来电子显微镜技术、酶化学技术及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的改进和发展,使病理学、毒理学和分析化学的研究工作从细胞水平进入超微结构; 从常量分析进入到微量、超微量分析,从而促使法医毒理学和法化学得到相应的发展。近十年来已开始积累部分毒物血中中毒浓度和致死浓度及部分中毒死亡者肝中毒物含量的资料,今后将加强毒物在体内分布量的研究。
目前国际上已储存有经电子计算机处理的毒理学资料档案,还有按季度发表的毒理学文献目录(ToxicologicalBibliography)。美国法医学会毒理学分会汇编和提供的致死案例记录,已按年度发表人类毒理学记录 (Regi-stry of Human Toxicology)。
随着大量新药物、杀虫剂和其他危险性化合物的问世,鉴定问题更加复杂,所以积累和储存毒理学资料的范围也应不断扩充加强。仪器分析方法发展很快,很多实验室原多用薄层色谱法、纸色谱法以及某些化学反应和结晶试验。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的进展,已成为分离混合物,或从生物性检材中快速鉴定有毒化合物及其代谢产物的有效方法,以后又将电子计算机加入气相色谱系统,进而提供色谱分析意义的解释。最近的新方法是联合使用气相色谱/质谱/电子计算机系统(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computersystem)可快速提供未知物质的鉴定结果。其他还有原子吸收、核磁共振、各种分光光度计、X线衍射、活化分析、免疫化学和放射免疫测定等方法。联合使用这些仪器和方法,并使之电子计算机化(computerization),将促进法医实验室更迅速更准确地进行鉴定。但目前久经考验的、可靠的、经典的方法,在毒物分离和分析中仍占有重要的地位。

☚ 溺死   毒物 ☛
0000778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2:3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