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康与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康与之 【生卒】:生卒年不详 【介绍】: 南宋学者。 字伯可,又字叔闻,号退轩。滑州(今河南滑县)人。当金兵攻破汴京后,他携家南渡,流寓于宜兴(今江苏宜兴)、建昌(今江西南城)一带。他的事迹史载甚少。 高宗时,康与之曾向皇帝上书献《中兴十策》,切中时弊,反映了南渡之初,爱国志士激于民族义愤,锐意恢复山河的心愿。十几年后,他投靠了秦桧,擢为宣教郎,称为桧“十客”中之“狎客”。 秦桧死后,康被放逐到岭南地区,最后遇赦回杭州。康与之是南宋初年的一位词人。 写了不少慷慨悲歌、凄惋怀古之作。又写过一本《昨梦录》,记述了一个“世外桃源”——与世隔绝的村庄“西京隐乡”。 这里没有私有制度,对当时的主要生产资料——土地,实行“计口授地”,其他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包括“衣眼饮食牛畜丝纩麻枲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均之”,实行公有公用和平均分配的原则。人人都参加农业和手工业劳动,“以耕以蚕”,自食其力,不剥削他人。 整个社会与世隔绝,没有货币流通,也没有商品交换。村庄的居民虽然不是同姓,但相处和睦亲爱,没有争夺。这种大同理想较之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更为具体,也更加接近于社会实际。它是对宋代经济不均、政治不平的不满的一种反映,与宋代农民起义中提出的“等贵贱、均贫富”思想不无关系。《说郛》卷二十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小说家类存目”题:《昨梦录》一卷,康与之撰。但近年有人认为《昨梦录》一书非康与之所作,而是康与之的弟弟康誉之(字叔闻)的作品。 (见顾国端《〈昨梦录〉作者考辨》,《文学遗产》1981年第2期)康与之既字叔闻,又字伯可,不应同是一人。赵万里在《校辑宋金元人词》一书中已经提出过。 但从康与之的文学成就看,这本很有特色的笔记体《昨梦录》,出自他的手可能性是很大的。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