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姓氏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姓氏

表明家族系统的称号。

姓最初是一个氏族的标志,这个标志就是现代人类学上所说的“图腾”。远古时代,男女群居,没有家族,更没有家庭,由一个老祖母及其子孙共同生活,就构成了最原始的氏族组织。这些氏族采用与自己生活关系密切的动物、植物或无生物来做本氏族的崇拜对象,这就是图腾。图腾是氏族的称号,其功能在于保存具有这一称号的全体氏族成员的世系,借此与别的氏族区别开来。

“因生以为姓”,姓就是生,生就是所生的图腾,这就是“姓”的由来。当此之时,人知其母而不知其父,所以图腾即氏族的称号表明的是母系血缘关系,这就是“姓”字由“女”和“生”构成的道理。姓最初是从母系,而不是从父系,现在最早的姓,如姬、姚、姜、姒、妫等,都从女旁,就是这个原因。后来,当先民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后,姓才逐渐成为父系血缘关系的标志。

随著人口的繁衍,原始氏族集团不断分解,分出许多分支,进入文明社会后,这些民族分支就构成以父系为中心的宗族或家族组织,或以爵位(如皇、王、公、侯、王孙、公孙等)为号,或以官职(如司马、司徒、司空、太史、史等)为号,或以所封国名或采邑(如夏、商、周、齐、鲁、卫、秦、燕、楚、宋、赵、韩、魏等)为号,或以所居地名(如西门、东门、南郭、南宫、百里等)为号,或以先祖所从事职业(如巫、屠、陶、匠、卜等)为号,还有以数字为号的,如万、伍、第五(东汉名臣第五伦即其人)等,这就是所谓“氏”。

如商族本为子姓,后来分出许多分支,如宋、孔、华、向、乐、萧等宗族或家族;周族本为姬姓,后来又分出孟、季、孙、游等宗族或家族,就是由一“姓”而分出多“氏”。简单地说,在古代,姓是氏族的称号,表示的是始祖血缘关系;氏则是宗族或家族的称号,表示的是近祖的身份关系。春秋时代,姓和氏还有明显区别,其功能也不同。

姓的功能是“别婚姻”,就是“同姓不婚”,因此贵族女子必须称姓,表示出生于某个氏族。如鲁为周的同姓国,姓姬,其公主就称“姬”;又如齐国姓姜,齐侯公主就称“姜”。

氏的功能是“别贵贱”,是贵族现有身份的标志,平民有名无氏,因此贵族男子称氏不称姓。

如孔子是商人后裔,姓子,孔是氏,弟子称他“孔氏”,同辈称他“孔丘”,而不称“子丘”。

及至战国时代,诸侯兼并,战败国的贵族一落千丈,甚至沦为奴隶,于是作为贵族身份标志的“氏”也就失去了意义,姓和氏逐渐合一。秦汉以后,姓和氏不再有分别,姓氏作为家族系统的标志和称号,就基本成为定制。

但姓氏还在不断变化,主要是因为种种原因(如避讳、避祸、简化等)改姓,如籍氏因避西楚霸王项羽(名籍)讳而改为席氏,西汉名将韩信被灭族时,其子逃往南粤,取韩字一半,改姓韦。随著民族融合,少数民族的姓氏也带到汉族的姓氏中来,如宇文、尉迟、呼延等。

据东汉学者应劭《风俗通义》统计,古代姓氏约有五百多个;宋朝无名氏秀才编写的《百家姓》收入常见姓四百三十八个(其中复姓三十个),而据南宋学者郑樵统计,当时的姓约有一千七百四十五个;清朝学者张澍统计古今姓氏约有五千一百二十九个。到了现代,许多姓已经绝迹,但大约仍有三千个姓存在。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3:3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