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犹言北兵,对“北队兄弟”即捻军的鄙称。
奤音tǎi,呔(、)的异体字。《玉篇》:“、,言不正。”明清时南方人以北方人语言不纯正而鄙称为“奤子”。陆客《菽园杂记》:“南人詈北人为奤子。”章炳麟《新方言》:“今庐州鄙人谓都邑人曰奤子。”“奤”字多音多义,梁章钜《称谓录》释“奤子”,谓“面大曰奤,音伴”,误。郎瑛《七修类稿》作“子”,但以“北人重厚,体壮实而大,谓有台辅之相,尊美之称,北人呼台为,故曰子”,释义亦不确。《李昭寿呈清朝帮办河南军务胜保投降禀》:“现在因将奤兵随队支吾北回,身明日即拔营南下。”江都符南樵《咸丰三年避寇日记》:“逃兵奤匪南来。”太平天囯时期,安徽庐州、江苏扬州一带的人,以从北方南来的捻军操淮北、中州方言,故呼之为“奤兵”,詈称为“奤匪”。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