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蕃会盟碑
唐碑刻。又称“长庆会盟碑”或“舅甥和盟碑”。高483厘米,宽96厘米,厚54厘米。立于唐长庆三年(吐蕃彝泰九年,公元823年)。今在西藏拉萨大昭寺前。碑阳刻盟文,汉藏文对照。按书写习惯,汉文在右半,直下左行,每行84字,共6行。藏文在左半,横行,自左而右,依次而下共77列,每列字数不定。盟约有蕃唐各守境土,互不侵扰;捉生问事讫,给以衣粮放归;驿使来往路线与供应等条。碑左右侧分别刻唐蕃参加会盟官员的职衔、姓名,藏汉文对照。碑阴全刻藏文,横书右行,自上而下共71列,记述吐蕃的起源和蕃唐友好关系的历史,以及会盟经过、立石年月等。此碑是我国古代汉藏两族亲密友好的标识。 【参考文献】: 张政烺《跋唐蕃会盟碑》(文物,195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