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劳工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劳工láoɡōng❶旧指工人。 劳工láo gōng指工人。1901年《清议报》七十四册《俄国内乱》:“日来俄国社会党,忽起骚扰,其势甚大,罢业之劳工与莫斯科学生破坏民间家屋,筑壁垒而守之。”1920年李大钊《“五一”(May Day)运动史》:“美国还有一个劳动节,就是Labor Day,每年九月的第一个星期一举行。但这是法定的纪念日,和那特别与八小时工作运动有关系的劳工自决得了胜利的‘五一’纪念日炯乎不同。” 劳工láo gōngрабóчий;чернорабóчий劳动者 劳动者工(~人;女~;杂~) 夫(渔~;农~) 劳(~资双方) ☚ 做杂事的人 帮手 ☛ 工人 工人工(~民;技~;车~;矿~;铸~;钳~;金~;童~) 劳工 另见:技艺 技能 工作 做事 ☚ 工人 匠人 ☛ 劳工Labor泛指在工业革命后成为人口中一个重要的经济和社会组成部分的产业工人。总的来说,产业工人组成各种同业工会,但现在农业工人和自由职业者也有类似的组织。1964年,美国劳工总数约为7600万人。在过去半个世纪中,劳工已成为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通过工会院外活动集团或自己的政党发挥作用。 劳工 劳工伪满后期, 对于被强制征集从事繁重体力劳动的工人的称呼。1938年, 日与伪满设立满洲劳工协会, 使用 “劳工”一词, 并开始实行劳动统制。1941年9月炮制《劳务新体制要纲》, 实行“国民皆劳”, 建立所谓国民勤劳奉公制度。1942年11月18日公布《国民勤劳奉公法》, 规定凡适龄壮丁, 未被征兵者, 都有义务参加勤奉队服劳役(俗称国兵漏)。“劳工”一词就成为这种服劳役壮丁的代名词。日伪还以“紧急就劳”等名义“派劳工”和 “抓劳工”。1942—1945年, 每年被强制征集的劳工有二、三百万人。劳工多被用于军事工程和重要产业, 尤以矿山为多。由于劳动和生活条件极端恶劣, 劳工大批死亡, “万人坑” 遍及劳工役使地。 ☚ 华工 开拓民 ☛ 劳工 劳工旧中国被帝国主义者以武力和政治手段,强迫到帝国主义国家企业或在国内企业中从事徭役性劳动的劳动者。劳工无任何劳动报酬,劳动条件十分恶劣,无任何安全保证,过着牛马般的奴隶生活。被抓去当劳工很少有机会重返家园。劳工无法忍受非人的劳动和生活的折磨,逃跑被抓回后就要被处死。解放前,大批贫穷的中国劳动者被抓到日本帝国主义的企业中当劳工,成千上万的劳工被活活折磨死。劳工是帝国主义侵略、压迫、奴役、剥削中国人民的产物和罪证。 ☚ 白领工人 劳动关系 ☛ 劳工laborer;worker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