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虾花
【概况】: 异名 狗仔花(《广西中草药》),牛鞭子草(《云南红河中草药》),鲫鱼草(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蜻蜓饭(福建)。 基源 为菊科斑鸠菊属植物咸虾花的全草。 原植物 咸虾花Vernonia patula(Ait.)Merr. 形态 一年生粗壮草本,高30~90cm。茎直立,多分枝,具明显条纹,被灰色短柔毛和腺毛。茎下部叶花时常凋落;茎中部叶叶柄长1~2cm,叶片卵状椭圆形或近圆形,长2~9cm,宽1~5cm,顶端钝或稍尖,基部宽楔形,边缘波状或有具小尖的浅圆齿,背面被灰色绢状柔毛和腺点;茎上部叶向上渐小。 头状花序径约1cm,2~3个生于枝端,或组成具叶的圆锥花序,总花梗细长;总苞宽钟形,径6~8mm,总苞片3~4层,披针形,向外渐短,长3~4mm,顶端锐尖,绿色或多少带紫色,近革质,被绢状柔毛并杂有腺体;全为管状花,淡紫色。瘦果圆柱形,具4~5棱,长约15mm,无毛,有腺点;冠毛1层,白色,糙毛状,易脱落。花果期7月至次年5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402页.图6218) 生境与分布 常见于荒坡、旷野、田边或路旁。 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和云南。印度、中南半岛、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也有分布。。【生药】: 采集 秋季采收全草。 【药性】: 性味 苦、辛,平。 ❶ 《广西中草药》:“苦,平。” ❷ 《中医大辞典》:“苦、辛,平。” ❸ 《新华本草纲要》:“辛,凉。” 功效 清热止泻,疏风解毒,活血调经。 主治 感冒发热头痛,热泻,月经不调,风湿麻木,乳腺炎。 ❶ 《广西药用植物名录》:“治寒热,蛇伤,疟疾。” ❷ 《广西中草药》:“清热止泻。治热泻,头痛,感冒风热。 ” ❸ 《新华本草纲要》:“清热祛风,活血调经,止热泻。用于风寒感冒,发热头痛,风湿麻木,皮肤湿疹,月经不调,小儿久热不退。鲜草外敷治乳腺炎,根用于扭伤,痈疖。”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 外用:捣汁涂。。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❶ 《广西中草药》:“治肝阳头痛:狗仔花90g,水煎分3次服。” ❷ 《广西中草药》:“治热泻:狗仔花60g,水煎服。” ❸ 《广西中草药》:“治感冒风热:狗仔花30g,山芝麻30g,水煎,日分2次服。” 食疗 《福建药物志》:“治颈淋巴结结核:咸虾花根60g,猪瘦肉适量炖服;或咸虾花、老鼠耳、两面针根皮各15g,南岭荛花根9g,青壳鸭蛋1~2个用针刺数孔,炖2小时,服汤吃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