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后七子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后七子

中国文学流派。

形成于明代嘉靖(1522-1566)、隆庆(1567-1572)年间。成员有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和吴国伦七人。结社之初,以谢榛为社长,确立了理论纲领。后李攀龙、王世贞声名益盛,遂排挤谢榛,竞至削其名于七子之列。

李、王相继主持文坛,前后达40余年。后七子推崇李梦阳、何景明的文学主张,“文主秦汉,诗规盛唐,王、李之持论,大率与梦阳、景明相倡和也”(《明史·文苑传》)。

重法度、格调,倡行复古、拟古,与前七子相呼应。前、后七子统治文坛不下百年,“古体必汉魏,近体必盛唐,句拟字摹,食古不化”,“其文则故作聱牙,以艰深文其浅易”(《四库提要》),给明代诗文发展造成巨大损害。

后七子诗文主张,具体亦有不同,与前七子也不尽一致。世贞晚年亦有悔悟,又受唐宋派、公安派、竞陵派等抨击,遂渐衰落,以至消声匿迹。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5:4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