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行诗
又称“商籁体”,是意大利语Sonetto,英语、法语Sonnet的音译。 欧洲一种格律严谨的抒情诗体。原指中世纪流行于民间、用歌唱和乐器伴奏的短小诗歌。 后经意大利“西西里派”文人采用并使之具有严谨的格律。文艺复兴时流行于意大利,称彼特拉克(意诗人)体,由前两节四行诗,后两节三行诗组成,音节整齐、押韵固定;以后流行于英、法、德国,英国有莎士比亚体(又称伊丽莎白体),由三节四行诗和两行对句组成,押韵一般有固定方式。“五四”以后这种诗体传入中国,闻一多、孙大雨、朱湘、冯至等都曾尝试这种诗体的创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