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畜牧业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畜牧业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畜牧业1949—1955年1.爱畜保畜、发展耕畜。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尽快恢复和发展生产力,山东省根据中共中央对发展畜牧业的有关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949年冬和1950年春,山东省选派干部下乡宣传爱畜和保畜工作,要求做到不冻死不饿死一头耕畜。除发动群众保护牲畜越冬外,68个农场配种站继续免费为农户耕畜配种。鲁中南、渤海、胶东和济南四个兽医院,常年下乡为农民耕畜诊治疾病和对疫区家禽进行炭疽和鸡瘟的预防注射工作,并从资金和物资上给予必要扶持。从1948年到1952年山东各级政府拨出耕畜贷款278.89亿元(旧人民币,折合现人民币为278. 89万元),粮食833.4万公斤。1950年,山东省政府发布了《保护与奖励耕畜繁殖暂行办法》,开办了耕畜保险。1951年,大张旗鼓地宣传了华东军政委员会颁布的《华东禁宰耕畜暂行条例》。1952年,山东各专署相继建立了畜牧兽医干部,同时建立了省立种畜场、种马场、种鸡场、种羊场和种猪场。 表4-4-2 山东省1949—1955年家畜数量变化表
☚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畜牧业 (三)合作化、公社化时期的畜牧业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