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一)制定和调整农副产品价格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一)制定和调整农副产品价格

(一)制定和调整农副产品价格

以生产成本为主要依据,制定和调整农副产品收购价格,使产品在正常年景、合理经营条件下,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扩大再生产,如省供销社从1975年开始,对烤烟、苎麻等10种农产品,在28个点(到1989年扩大到生漆等27个品种,在389个点)进行农业生产成本调查,据以合理制价。几十年来,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是逐步上升的。1950—1959年,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共提高70%左右,农民增加收入约8亿元;1960—1966年提高10%左右,农民增加收入1.1亿元;1967—1971年提高1%左右,农民增加收入800万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1979—1981年,提得最快最多,3年内提高46.6%,农民增加收益7.3亿元。全省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总水平,1990年比1950年提高7.41倍。其中,粮食价格作过几次大的调整。1953年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时,贵州省稻谷、玉米、小麦、黄豆等5种粮食平均收购价每50公斤(以下简称5种粮价)为4.36元。1958年为改变边远山区、高寒山区粮价偏低的情况,全省5种粮价提高7.69%;1959年为改变贵州粮价低于川、滇、桂、湘的情况,与邻省价格相衔接,提高4.51%;1960年为改变贵州粮价低于全国水平15%的情况,提高12.41%;1961年为扭转粮食产量下降趋势,5种粮价提高27.52%;1965年为进一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粮价6.15%;1966年,又提高16.43%。1967年以后执行中央冻结物价的指示,粮食价格没有再作提高,只从1971年开始,实行完成统购任务后按统购价加价0%收购粮食的办法。在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的1979年,5种粮价提高16.9%。1984年改变粮食作价办法,收购粮食实行原统购价占30%、超购加价占70%的“倒三七比例”计价,全省5种粮食购价,比1983年提高31.18%。1986年后,又执行超购加价50%的办法,5种粮食平均收购价,1989年达到每50公斤27.54元,比1953年提高5.32倍。
40年来,各种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变动很大。1989年与1950年比较,青毛茶(二级六等)提高7.98倍,蜂蜜提高4.56倍,苎麻提高1.97倍,棕片提高3.44倍,黄红麻提高1.5倍,黑木耳提高7.61倍,干辣椒提高4.34倍,花生提高5.1倍。

☚ 二、逐步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缩小工农产品交换的剪刀差   (二)以粮食价格为中心,合理安排农作物之间的比价 ☛
0001306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0: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