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青銅水器。通高二二·五厘米,寬四五·二厘米。長方形,淺腹,口沿向外平摺,四虎足。通體满布精细華麗之紋飾,盤底以三角雲紋為衬托,裝飾以浮雕龜、魚、蛙等形象,並以相互斜結之浮雕蟠螭,形成似水波流動狀態。底内四沿浮雕出十二隻由水中跳至岸上的青蛙及其它幾種動物。盤外腹飾多種幾何紋樣及浮雕默,其中左右兩側各一側卧之羊,羊首伸向一獨角默懷中,獨角獸前爪捧乳房作哺乳狀,此獨角獸或即傳說之“獬豸”。該器鑄造精工,紋飾富麗,具有濃厚的寫實與幻想相結合的特點,乃青銅器之精品。為研究戰國時代青銅鑄造與裝飾及古代神話傳說之重要資料。現藏北京故宫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