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公园
利用市区的荒地或废弃地,在尽量保留利用自然拓殖植被的基础上,选择乡土植物和地带性植物,建立接近自然的林地或草地,以形成自然的、生态健全的景观,为野生生物的觅食、安全和繁衍提供良好空间的公园。城市生态公园并不是一种全新创造的公园类型,是在20世纪20年代以来,面对迅猛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以及带来的重大问题,从保护自然景观出发,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在不断探索和解决问题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如荷兰海尔勒姆、阿姆尔维茵等生态公园。1977年英国伦敦William Curtis生态公园的建成,标志着城市生态公园的成熟。随后,生态公园在英国、加拿大、美国等国得到发展。我国城市生态公园开始出现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并在最近两三年出现了热潮。北京、上海、广州等大中城市,都公布了在建和将建的城市生态公园项目,如北京的妫水公园、上海市闵行环城生态公园、广州芳村葵蓬城市生态公园、青岛太平山中央公园等。
城市生态公园是以生态途径改善城市景观,将城区空置地转化成自然化的社区公园,实质是生物多样性的合理利用和拓展,为野生生物的保护提供良好的空间环境。城市生态公园创造了自然化的城市绿地,提高绿地的自维持机制,促进城市自然保护; 同时也减少施肥、除草和修剪等活动,降低绿地建设和维护的费用,实现公园清洁、健康和无害化; 给学生和市民提供便利的野外活动场所和自然生态环境教育基地。城市生态公园既具有生态性,又具有城市性,有别于普通的城市景观公园和自然生态公园或自然保护区。生态性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
❶环境建构符合生态原则,生态环境系统具有地域性、多样性和合理性的特征,具有自我演替发展的能力。
❷功能的组成符合生态系统要求,城市生态公园的功能,主要是保护和修复区域性生态系统,展示和宣传生态知识,以及提供其他适宜的游憩、观赏、实践、体验活动。
❸设计的方法符合生态原则,从构思到具体的构造做法,都应该体现设计者对自然生态过程的尊重。城市性是指生态公园无论从地理位置、空间格局、生态系统和规模级别上,都是城市的一个有机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