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麻扎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麻扎❶村镇名。在叶城县喀格勒克镇南163公里的山区。属西合休乡。维吾尔语,意为“坟墓”。早年有墓葬地,故名。有维吾尔族、塔吉克族87人,以牧为主。 ![]() ![]() ![]() 麻扎新疆伊斯兰教谢赫、贤哲及显贵之坟墓或纪念冢的通称。我国回族采用波斯语称为“拱北”。新疆的麻扎历史悠久。伊斯兰教传入不久,穆斯林就开始建造麻扎。已知最早的麻扎是喀喇汗王朝第一位接受伊斯兰教的可汗萨图克·布格拉汗的麻扎。新疆的麻扎种类繁多,有伊斯兰教的宗教首领、著名历史人物的麻扎,有传教师和在“圣战”中“殉教”的穆斯林的麻扎,也有以动、植物命名的麻扎,反映了原始宗教的动植物崇拜。新疆麻扎的另一个特点是分布范围广泛,尤以喀什、和阗地区最多。麻扎的主体建筑及附属建筑的规模、风格和数量各有不同,大致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麻扎是新疆重要的伊斯兰建筑,也是穆斯林特别是依禅派信徒重要的宗教活动场所。 麻扎阿拉伯语音译,意为“圣地”、“圣墓”。回族、维吾尔族等信仰伊斯兰教的显贵和宗教首领或头目的墓地。一般长约二米,宽约一米,高约一米五十左右。大的麻扎建有大门、围墙、庭院、墓室,并建有豪华的拱门;有的地区还设有清真寺和教经堂,拥有大量的土地、铺房。例如“阿帕克和卓麻扎”(即香妃墓)就拥有一万六千亩土地,由伊玛目等掌管。大麻扎墓头插有树枝,上挂牛羊角和牛马尾。麻扎被伊斯兰教徒视为神圣和朝拜的地方,为伊斯兰教徒活动的中心。 麻扎阿拉伯语音译, 意为“圣地”、“圣墓”。伊斯兰教封建显贵或宗教头目的墓地。被伊斯兰教徒视为神圣和朝拜的地方,亦为伊斯兰教徒活动的中心。新疆维吾尔族地区的麻扎, 一般建有*拱北,并附设有礼拜寺和教经堂。大麻扎则建有堂皇的陵墓和豪华的拱北。其重要标帜为插有三角小旗,挂羊角、羊皮、牛尾等饰物。民主改革前拥有大量土地、铺房,如“阿帕克和卓麻扎”(即香妃墓)就拥有“瓦哈甫”地一万六千亩, 为宗教上层分子所把持,用以剥削劳动人民。社会主义改造后,麻扎土地为集体所有。 麻扎 麻扎阿拉伯文Mazar的音译,原意为“访问”、“探望”,后转意为“圣灵之地”、“伟人之墓”。原指伊斯兰教苏菲派长老的陵墓,后范围扩大,伊斯兰教著名贤者、历史人物、殉教者的陵墓均可称麻扎。麻扎是新疆重要的伊斯兰建筑,有广泛的分布,著名者有阿图什的苏图克·布格拉汗麻扎、疏附的马赫穆德·喀什噶里麻扎、喀什的哈斯·哈吉甫麻扎、尤素甫·卡迪尔汗麻扎等。麻扎是新疆各族穆斯林重要的宗教活动场所。 ☚ 拱北 麻扎寺 ☛ 麻扎 麻扎伊斯兰教显贵陵墓的通称。阿拉伯语的音译,亦译“麻乍尔”、“玛杂尔”等,原意为“拜谒之处”、“圣地”、“圣徒墓”,后用于指称伊斯兰教显贵的陵墓。中亚、南亚、北非和中国新疆地区,也把伊斯兰教苏非派首领的陵墓及修道场所称为麻扎。新疆地区还把伊斯兰教著名帝王、学者的陵墓称为麻扎。由于麻扎多采用阿拉伯式圆屋顶建筑,我国回族穆斯林又称为“拱北”(意为“圆屋顶建筑”)。新疆的麻扎甚多,其中著名的有40多座。主要分布在南疆地区。10世纪伊斯兰教传入新疆初期,穆斯林就开始建造麻扎。最早的一座是955年建于阿图什的喀喇汗王朝第一位接受伊斯兰教的可汗萨图克·布格拉汗的麻扎。随着喀喇汗王朝在塔里木盆地西部和南部各地区不断发动“圣战”,成千上万的“舍希德”(即殉教者)麻扎相继出现。14世纪中叶以后,推崇麻扎和麻扎朝拜的苏非派和卓势力逐渐兴起。在和卓的倡导和带动下,新疆各地出现了兴建麻扎的热潮。麻扎的建筑逐渐趋向大型化,装饰日趋豪华。19世纪60~70年代,浩罕入侵者阿古柏曾以朝拜麻扎为名诈取许多地区。为骗取穆斯林的信任,在他统治的13年(1865—1877)里,各地的著名麻扎都得到全面维修、扩建或重建,假麻扎也大量出现。新疆的麻扎,按照墓主的不同身份和地位,大致分为5种类型:(1)为伊斯兰教在新疆的传播做出过重要贡献的穆斯林可汗的麻扎。如萨图克·布格拉汗麻扎、玉素甫·卡迪尔汗麻扎、秃黑鲁·帖木儿汗麻扎。(2)“舍希德”麻扎。如阿里·阿尔斯兰汗麻扎、四伊玛目麻扎以及喀喇汗王朝时期在“圣战”中阵亡的大量佚名麻扎。(3)伊斯兰教苏非派首领及圣裔、显贵的麻扎。如毛拉·额什丁和卓麻扎、阿帕克和卓麻扎、穆罕默德·谢里甫麻扎。这类麻扎中还包括托伊斯兰教先贤、圣裔之名建造的假麻扎,如加帕尔·萨迪克等十二伊玛目的麻扎、祝奈德·巴格达迪麻扎、安萨里麻扎等。(4)著名穆斯林学者的麻扎。如《福乐智慧》的作者玉素甫·哈斯·哈吉甫的麻扎、《突厥语词典》的作者马赫穆德·喀什噶里的麻扎。(5)其他各种麻扎。包括以动植物命名的麻扎、前伊斯兰时期的圣地、陵墓,如桑子麻扎、克赫马里木麻扎、吐峪沟麻扎等。麻扎的布局和建筑规模形式大致分大、中、小3类。(1)大型麻扎。多为庭院式或宫殿式群体建筑,主体建筑高大宏伟,装饰精美,还建有清真寺、教经堂、大门楼、唤礼塔等附属建筑,有的仅附属清真寺就多达几座。一般建在城镇或城郊风景区。(2)中型麻扎。墓室多为土木结构的平顶房,围有土墙或栅栏,有小型麻扎寺或罕尼卡、都阿哈那(祈祷室)。一般分布于农村或戈壁荒漠。(3)小型麻扎。由于年代久远,风沙侵蚀,原建筑已不复存在,仅以旗桩、旗杆作标志,坟墓以沙石或泥土筑成。这类麻扎数量最多,分布最广。麻扎的建筑形式和造型多样,主要有阿拉伯式、阿汉合璧式、普通民房式等。新疆麻扎的公产称“瓦合甫”(寺产),其产业多寡不一。大麻扎占有大量瓦合甫土地、房屋、店铺、果园、牲畜、水磨等,是新疆伊斯兰教寺院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如阿帕克和卓麻扎曾占有土地1.6万余亩。寺产主要来源于穆斯林的捐赠和对无主土地、财产的占有。麻扎的管理实行谢赫负责制。谢赫的人数视麻扎的具体情况而定,1—10余人不等。一般世袭。管理人员多寡不一。麻扎不仅是人们朝拜的对象,也是苏非派信徒举行集体宗教仪式和进行个人修行的隐居之所。 ☚ 哈密阿孜那清真寺 麻扎朝拜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