鰒“鳆”的繁体字。 上一条: 鳆 下一条: 馥
鰒“鳆”的繁体字。 上一条: 鳆 下一条: 澓 古代名物 > 水族類 > 軟體部 > 瓣鰓 > 鰒2 鰒2 fù 亦稱“石決明”、“九孔螺”、“鮑魚”。海生腹足綱軟體動物,貝殼堅厚,爲海味珍品。其稱始見於漢代典籍。《說文·魚部》:“鰒,海魚也。”段玉裁注:“郭(璞)注《三倉》曰:‘鰒似蛤,一偏著石。’《廣志》曰:‘鰒無鱗,有殼,一面附石,細孔襍襍,或七或九。’《本艸》曰:‘石決明,一名鰒魚。’”《漢書·王莽傳下》:“莽憂懣不能食,亶飲食,啗鰒魚。”宋·蘇軾《鳆魚行》:“漸臺人散長弓射,初噉鳆魚人未識。”明·李時珍《本草綱目·介二·石决明》:“[釋名]九孔螺、殼名千里光。時珍曰:‘决明、千里光以功名也,九孔螺以形名也。”清·徐珂《清稗類鈔·動物類》:“鰒,亦稱鮑魚,殼爲橢圓狀,長二寸許……有吸水孔八、九個,殼薄,外爲淡褐色,内帶真珠色,附著海底巖石間。”
古代名物 > 水族類 > 脊椎部 > 鱗飾 > 鯊2 > 鰒1 鰒1 fù “鮫”之别稱。明·李時珍《本草綱目·鱗四·鮫魚》:“[釋名]沙魚、䱜魚、鰒魚、溜魚。時珍曰:‘鮫皮有沙,其文交錯鵲駮,故有諸名。’” 鰒fuF676 “鳆”的繁体。 鰒fùF093 “鳆”的繁体。 鰒鳆, 篆fù[魚(聲符)+复(意符)→鰒(《説文》:“鰒,海魚名。從魚,复聲。”鰒魚:軟體動物,貝殼橢圓形,生活在海中,肉可食。亦稱鮑魚。貝殼中醫入藥,稱石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