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姜夔《淡黄柳》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姜夔《淡黄柳》《淡黄柳》·姜夔
姜夔 客居合肥南城赤栏桥之西,巷陌凄凉,与江左异。唯柳色夹道,依依可怜。因度此阕,以纾客怀。 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马上单衣寒恻恻,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强携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宋光宗赵惇绍熙二年(1191),姜夔寄居合肥,这首词就是这年春天在合肥写的。 如小序所说,作者写这首词的目的是“以纾客怀”,可是,通篇都是写景,作者寄居异乡的惆怅、伤时感世的愁绪,尽在不言之中。 上片首二句先写“巷陌凄凉”。作者写作这首词时,合肥离南宋的边防不是太远,是所谓“边城”。“空城”写出城内萧条冷落; “晓角”增添了气氛的悲凉。“马上单衣寒恻恻”,写“巷陌”中的人物,也就是作者自己在异乡边地的感受。“看尽”两句又转入写景,眼前的柳色“鹅黄嫩绿”,和江南十分相似,“都是江南旧相识”,流露出淡淡的思乡情绪。 这片“正岑寂”三字,承上启下,由柳色想到江南的故乡,但这里毕竟不是故乡,如“小序”所说,“与江左异”,因此才有“岑寂”之感。“正”字引出下文,转写寒食时节。“强携酒”句的“强”字,写出满怀愁绪,本来已无心访人饮酒,但适逢佳节,只好“强携酒,小桥宅”,去找情侣过节,无非是敷衍应景。“怕”字又一转,写作者对春天的留恋,本来无心赏春,而当“梨花落尽”时,眼前会“尽成秋色”,那时会更添惆怅的。结尾三句,紧承上句,叙写“春”将逝去,当“燕燕飞来”之时,就只有一池绿水了。婉惜春光逝去,在写春景中反映边城的凄凉,作者意在排解愁绪,实际上却不自觉地流露出无限烦恼,家国隐恨。 全词意境凄清冷隽,造句朴素自然,用语清新质朴,绝无矫揉造作的痕迹。 姜夔《淡黄柳》《淡黄柳》 客居合肥南城赤兰桥之西,①巷陌凄凉,与江左异,②唯柳色夹道,依依可怜。③因度此阕,以纾客怀。④ 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⑤马上单衣寒恻恻。⑥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正岑寂,明朝又寒食。⑦强携酒,小桥宅。⑧怕梨花落尽成秋色。⑨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⑩ 【注释】 ①这首词大约在光宗绍熙二年(1191)客居安徽合肥时作。赤兰桥,见《白石道人诗集·送范仲讷往合肥三首》之一:“我家曾住赤兰桥,邻里相过不寂寥。君若到时秋已半,西风门巷柳萧萧。” ②江左:晋时温峤称王导为“江左夷吾”,江左即今江苏等地区。③“依依”句:谓杨柳轻柔,随风拂扬的样子。可怜,可爱。《诗经》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④纾(shu抒):缓和,缓解,这里当“排遣”讲。“客怀”,即客子思乡之情怀。⑤“空城”句:谓合肥亦被金兵侵掠,人烟稀少,几近空城。“晓角”,指清晨的号角声。⑥恻恻:凄愁貌。韩偓《寒食夜》有“恻恻轻寒剪剪风”句。⑦岑(cen)寂,鲍照《舞鹤赋》有“去帝乡之岑寂”。注曰;“岑寂,犹高静也。”这里指冷清、寂寥。寒食,节令,在农历清明前一或二日。⑧小桥宅,指作者的合肥情人之居处。桥原是姓,见《三国志·周瑜传》,“乔”作“桥”。这里用东吴美女小乔喻指恋人。⑨“怕梨花”句:化用李贺《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之“梨花落尽成秋苑”,借以表达惜春之情愫。⑩“唯有池塘自碧”句,化用谢灵运诗:“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描写暮春的情景。 【译文】 清晨的号角传遍空城杨柳低垂的街道,骑马的人身上衣单,心几愁寥。满目尽是黄绿相间的新春柳色,又引起一番思念江南故乡的烦恼。 这时的心境如此凄清孤寂,明朝的寒食节也得欢趣。只好强遣客怀,携酒应景,去找情人过节。恐怕眼前梨花如雨,尽成秋色,更添伤悲。料想双燕来时,寻春无着,门前唯剩有一池碧水。 【集评】 清·郑文焯:“长吉有‘梨花落尽成秋苑’之句,白石正用以入词,而改一‘色’字协韵。当时清真、方回多取贺诗隽句为字面。”(郑校《白石道人歌曲》) 清·王闿运:“‘空城晓角’,亦以眼前语,妙。”(《湘绮楼评词》) 现代·夏承焘:“起句‘空城晓角’,应词序‘巷陌凄凉’。‘垂杨陌’、‘鹅黄嫩绿’应词序‘柳色夹道,依依可怜’二旬。此词以柳色起兴。作者客居合肥,柳色从鹅黄变嫩绿,时序已从早春度入暮春。‘明朝又寒食’,正面点明暮春。下片词以惜春为主题。因为‘怕梨花落尽成秋色’,所以才‘强携酒,小桥宅’。结句‘池塘自碧’,只寥寥四字,概括出‘暮春三月,江南草长’的景色。综观全词,上片‘马上单衣寒恻恻’,寓飘零之感;下片‘‘怕梨花落尽成秋色’,寓迟暮之悲。”(《姜白石词校注》) 【总案】 柳色年年新,本是大自然赋予的兴趣盎然之春景,更何况是鹅黄嫩绿,依依拂扬的动人场景,多么富有诗意。但词人却是伤心人别有怀抱,赋柳寄情,以柳之蓬勃生发反衬空城巷陌的凄凉,以柳色如故引发出人地迥异的羁旅愁怀。结构上纵横自如,转折腾挪,化实为虚。明点岑寂之情,暗寓家国之痛,而不显痕迹,耐人深味。 姜夔《淡黄柳》姜夔《淡黄柳》姜 夔
姜 夔 客居合肥南城赤阑桥之西①,巷陌凄凉,与江左异②,唯柳色夹道,依依可怜③。因度此阕,以纾客怀④。 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马上单衣寒恻恻⑤。看尽鹅黄嫩绿⑥。都是江南旧相识。正岑寂⑦。明朝又寒食⑧。强携酒、小桥宅⑨。怕梨花落尽成秋色⑩。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11)。 柳村渔乐图(局部) 【清】樊圻 故宫博物院藏 注释 ①赤阑桥:姜夔《送范仲讷往合肥》诗:“我家曾住赤阑桥。”②江左:指长江下游以东的地区,包括现在的江苏等地。③依依:轻柔貌。《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可怜:可爱。④纾:宽解。⑤恻恻:凄冷之感。⑥鹅黄嫩绿:柳叶初生为黄色,然后变绿。⑦岑寂:犹高静也。⑧寒食:清明节前一日或两日。相传晋文公焚林以逼介子推出山,介子推抱木而死。人们同情介子推的遭遇,相约于其忌日禁火冷食,于是后世有寒食的节俗。⑨小桥宅:代指合肥恋人的住处。大桥、小桥是东吴的美女。“桥”本来作姓,后来多省作“乔”。⑩“怕梨花”句:意谓害怕好景难驻。唐李贺《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梨花落尽成秋苑。”(11)池塘自碧: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鉴赏 宋光宗绍熙初年(1190),姜夔客居合肥,住宅邻近城南赤阑桥。这首词就作于这年寒食节前,为姜夔自度曲,调名取自柳色。词因柳起兴,抒发了惜春情怀,又暗寓了感时伤世的悲哀。 词的上片描写了词人在合肥城中的所见所闻。金人南侵后,江淮一带已属边区,昔日的繁华被荒凉取代,到处是一派凋敝破败的景象。词人开篇即描写了这种萧条冷落的场景。“空城晓角”的悲凉,词人在《扬州慢》里曾写过,“清角吹寒,都在空城”,不仅仅是扬州城一片萧索,合肥的情景和扬州也差不多。词人穿行在空寂的合肥城中,听着凄清的号角飘荡在垂杨巷陌中,内心涌起难言的惆怅。首二句对应词序中的“巷陌凄凉”。 “马上”句点出人物,写了词人骑在马上踽踽独行的情景。单衣披身,在寒意未消的时节,他感觉有点冷。然而气候的寒冷不是令他觉得冷的唯一原因,内心的寂寞清冷才是使他感觉寒气侵人的真正原因。 词人一路行来,看到夹道的柳树有的未脱尽鹅黄的底子,有的则换上了嫩绿的新装,不禁产生了“江南旧相识”的亲切感。以柳为“旧相识”,抒发了作客他乡的寂寞之感。 下片以“正岑寂”三字收束上片,开启下片,词意又转悲凉。清明时分,正是人们携侣伴踏青扫墓的时候,最易触发思乡之情。词人作客他乡,本来就有难言的孤寂情怀,而偏偏又赶上了寒食节。想到自己要一个人度过这大好的春光,心中便泛起浓浓的乡愁,于是才有了下面携酒造访合肥恋人的举动。时常出现在姜夔词中的合肥恋人乃姊妹二人,《解连环》云“大乔能拨春风,小乔妙移筝”,“乔”与“桥”通,以古代吴国的美女来比喻这姊妹二人。“小桥宅”即这对姊妹居处,“强携酒”的“强”字透露出无心邀游而勉强为欢的内心世界,这一转,更深刻地表现了客中孤独凄凉的愁情。 “怕梨花”句寓迟暮之悲。唐杜牧《怅诗》有“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句,表达光阴流转、人事全非的感慨,“怕梨花”句同样也是对时间产生了深深的恐惧。梨花盛开之时,是多么美好,然而这样的好景却无法驻留,时间带走了青春和生命,只留下无尽的伤感与悲痛。着一“怕”字,道出词人内心的惶恐和不安。 以下三句将花落春尽的意境化作一幅具体的图景,以燕子之口询问春天的踪迹,这样的问题,答案总是无语,没有人知道春天去了哪里,只有生长着青草的池塘默默地倾吐着碧绿的颜色。这幅图景,仿佛电影中的空镜头,跳出了人物的悲欢离合,只剩下一帧画面渐渐地拉远淡出,造成余音袅袅的效果。(常迎春) 集评 清《王闿运:“亦以眼前语妙。”(《湘绮楼选绝妙好词》) 清《郑文焯:“长吉有‘梨花落尽成秋苑’之句,白石正用以入词,而改一‘色’字协韵。当时清真、方回多取贺诗秀句为字面。”(《郑校白石道人歌曲》) 链接《淡黄柳》词牌。《淡黄柳》也是姜夔自度曲,他在序中说,是在合肥南城见依依杨柳生情,因制此曲。双调,六十五字,仄韵。 词的单位名称——阕。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阕”字云:“事已,闭门也。”可见“阕”的本义是指事情做完后关上大门。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门部》云:“阕,引申为凡事已之称。”则“阕”又引申为指各种事情的终了。于是,“阕”也用于音乐,意为乐曲的终止,如《仪礼《大射》云:“主人答拜,乐阕。”“乐阕”即乐曲演奏终止。由此又引申出指乐曲演奏一遍或一首乐曲为一阕,如《吕氏春秋《古乐》云:“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至宋代,“阕”又被较广泛地用来作为词的单位名称,一首词称一阕。这种用法可以见诸宋代大量的文献记载,如马令《南唐书《冯延巳传》称其“著乐章百馀阕”,又如苏轼《浣溪沙》词序云“作此阕”、《如梦令》词序云“戏作两阕”,以及其他“因度此阕”“因赋是阕”云云,皆指词而言。宋以后,对于双调词的两片,又有上阕、下阕或前、后阕之称。这样,“阕”又较普遍地被用为词的形体的专门术语了。(据《宋词大辞典》)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