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姜夔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姜夔约1155—约1221

南宋著名词人,音乐家。字尧章,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夔所居邻苕溪之白石洞天,潘柽因称之为白石道人。一生未仕。常往来鄂、赣、皖、浙间,与当时诗人词客交游。卒于杭州。工诗,词尤有名,且精通音乐。词重格律,音节谐美,用字造句,刻意精心。有《白石道人歌曲》(词集)、《白石道人诗集》、《诗说》、《绛帖平》、《续书谱》等。又著《琴瑟考古图》,未见传本。

1

(词)宋·姜夔

序:丙午人日,予客长沙别驾之观政堂。堂下曲沼,沼西负古垣,有卢橘幽篁,一径深曲。穿径而南,官梅数十株,如椒、如菽,或红破白露,枝影扶疏。著屐苍苔细石间,野兴横生,亟命驾登定王台。乱湘流、入麓山,湘云低昂,湘波容与。兴尽悲来,醉吟成调

古城阴。

有官梅几许,红萼未宜簪。

池面冰胶,墙腰雪老,云意还又沈沈。

翠藤共、闲穿径竹,渐笑语、惊起卧沙禽。

野老林泉,故王台榭,呼唤登临。

南去北来何事,荡湘云楚水,目极伤心。

朱户黏鸡,金盘簇燕,空叹时序侵寻。

记曾共,西楼雅集,想垂杨、还袅万丝金。

待得归鞍到时,只怕春深。


1

(词)宋·姜夔

恨春易去。

甚春却向扬州住。

微雨。

正茧栗梢头弄诗句。

红桥二十四,总是行云处。

无语。

渐半脱宫衣笑相顾。

金壶细叶,千朵围歌舞。

谁念我、鬓成丝,来此共尊俎。

后日西园,绿阴无数。

寂寞刘郎,自修花谱。


1

(词)宋·姜夔

芳莲坠粉,疏桐吹绿,庭院暗雨乍歇。

无端抱影销魂处,还见筱⑴墙萤暗,藓阶蛩切。

送客重寻西去路,问水面琵琶谁拨。

最可惜一片江山,总付与啼鴂。

长恨相从未款,而今何事,又对西风离别。

渚寒烟淡,棹移人远,缥缈行舟如叶。

想文君望久,倚竹愁生步罗袜。

归来后,翠尊双饮,下了珠帘,玲珑闲看月。


1

(词)宋·姜夔

序:合肥苍陌皆种柳,秋风夕起骚骚然。予客居阖户,时闻马嘶。出城四顾,则荒烟野草,不胜凄黯,乃著此解。琴有凄凉调,假以为名。凡曲言犯者,谓以宫犯商、商犯宫之类。如道调宫上字住,双调亦上字住。所住字同,故道调曲中犯双调,或于双调曲中犯道调,其他准此。唐人乐书云:犯有正、旁、偏、侧。宫犯宫为正,宫犯商为旁,宫犯角为偏,宫犯羽为侧。此说非也。十二宫所住字各不同,不容相犯,十二宫特可犯商、角、羽耳。予归行都,以此曲示国工田正德,使以哑觱栗角吹之,其韵极美,亦曰瑞鹤仙影

绿杨巷陌。

秋风起、边城一片离索。

马嘶渐远,人归甚处,戍楼吹角。

情怀正恶。

更衰草寒烟淡薄。

似当时、将军部曲,迤逦度沙漠。

追念西湖上,小舫携歌,晚花行乐。

旧游在否,想如今、翠凋红落。

漫写羊裙,等新雁来时系著。

怕匆匆、不肯寄与,误后约。


1

(词)宋·姜夔

玉珂朱组。

又占了、道人林下真趣。

窗户新成,青红犹润,双燕为君胥宇。

秦淮贵人宅第,问谁记、六朝歌舞。

总付与、在柳桥花馆,玲珑深处。

居士。

闲记取。

高卧未成,且种松千树。

觅句堂深,写经窗静,他日任听风雨。

列仙更教谁做,一院双成俦侣。

世间住。

且休将鸡犬,云中飞去。


1

(词)宋·姜夔

略彴横溪人不度。

听流澌、佩环无数。

屋角垂枝,船头生影,算唯有、春知处。

回首江南天欲暮。

折寒香、倩谁传语。

玉笛无声,诗人有句,花休道、轻分付。


1

(词)宋·姜夔

凉夜摘花钿,苒苒动摇云绿。

金络一团香露,正纱厨人独。

朝来碧缕放长穿,钗头挂层玉。

记得如今时候,正荔枝初熟。


1

(词)宋·姜夔

双螺未合,双蛾先敛,家在碧云西。

别母情怀,随郎滋味,桃叶渡江时。

扁舟载了,匆匆归去,今夜泊前溪。

杨柳津头,梨花墙外,心事两人知。


1

(词)宋·姜夔

序:绍熙辛亥除夕,予别石湖归吴兴,雪后夜过垂虹,尝赋诗云:“笠泽茫茫雁影微。玉峰重垒护云衣。长桥寂寞春寒夜,只有诗人一舸归。”后五年冬,复与俞商卿、张平甫、铦朴翁自封禺同载诣梁溪,道经吴松。山寒天迥,云浪四合。中夕相呼步垂虹,星斗下垂,错杂渔火,朔吹凛凛,卮酒不能支。朴翁以衾自缠,犹相与行吟,因赋此阕,盖过旬涂稿乃定。朴翁咎予无益,然意所耽,不能自己也。平甫,商卿,朴翁皆工于诗,所出奇诡,予亦强追逐之。此行既归,各得五十馀解

双桨莼波,一蓑松雨,暮愁渐满空阔。

呼我盟鸥,翩翩欲下,背人还过木末。

那回归去,荡云雪、孤舟夜发。

伤心重见,依约眉山,黛痕低压。

采香径里春寒,老子婆娑,自歌谁答。

垂虹西望,飘然引去,此兴平生难遏。

酒醒波远,政凝想、明珰素袜。

如今安在,唯有阑干,伴人一霎。


1

(词)宋·姜夔

序:越中山水幽远。予数上下西兴、钱清间,襟抱清旷。越人善为舟,卷篷方底,舟师行歌,徐徐曳之,如偃卧榻上,无动摇突兀势,以故得尽情骋望。予欲家焉而未得,作徵招以寄兴。徵招、角招者,政和间,大晟府尝制数十曲,音节驳矣。予尝考唐田畸声律要诀云:徵与二变之调,咸非流美,故自古少徵调曲也。徵为去母调,如黄钟之徵,以黄钟为线,不用黄钟乃谐。故随唐旧谱,不用母声,琴家无媒调、商调之类。皆徵也,亦皆具母弦而不用。其说详于予所作琴书。然黄钟以林钟为徵,住声于林钟。若不用黄钟声,便自成林钟宫矣。故大晟府徵调兼母声,一句似林钟均,所以当时有落韵之语。予尝使人吹而听之,寄君声于臣民事物之中,清者高而亢,浊者下而遗,万宝常所谓宫离而不附者是已。因再三推寻唐谱并琴弦法而得其意。黄钟徵虽不用母声,亦不可多用变徵蕤宾、变宫庆钟声。若不用黄钟而用蕤宾、应钟,即是林钟宫矣。馀十一均徵调傲此。其法可谓善矣。然无清声,只可施之琴瑟,难入燕乐。故燕乐阙徵调,不必补可也。此一曲乃予昔所制,因旧央正宫齐天乐慢前两拍是徵调,故足成之。虽兼用母声,较大晟曲为无病矣。此曲依晋史名曰黄钟下徵调、角招曰黄钟清角调

潮回却过西陵浦,扁舟仅容居士。

去得几何时,黍离离如此。

客途今倦矣。

漫赢得、一襟诗思。

记忆江南,落帆沙际,此行还是。

迤逦。

剡中山,重相见、依依故人情味。

似怨不来游,拥愁鬟十二。

一丘聊复尔。

也孤负、幼舆高志。

水荭晚,漠漠摇烟,奈未成归计。


1

(词)宋·姜夔

冷红叶叶下塘秋。

长与行云共一舟。

零落江南不自由。

两绸缪。

料得吟鸾夜夜愁。


1

(词)宋·姜夔

序:吴兴号水晶宫,荷花盛丽。陈简斋云:“今年何以报君恩。一路荷花相送到青墩。”亦可见矣。丁未之夏,予游千岩,数往来红香中。自度此曲,以无射宫歌之

簟枕邀凉,琴书换日,睡馀无力。

细洒冰泉,并刀破甘碧。

墙头唤酒,谁问讯、城南诗客。

岑寂。

高树(一作柳)晚蝉,说西风消息。

虹梁水陌。

鱼浪吹香,红衣半狼藉。

维舟试望故国。

眇天北。

可惜渚边沙外,不共美人游历。

问甚时同赋,三十六陂秋色。


1

(词)宋·姜夔

序: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1

(词)宋·姜夔

予自孩幼从先人宦于古沔,女须因嫁焉。中去复来几二十年,岂惟姊弟之爱,沔之父老儿女子亦莫不予爱也。丙午冬,千岩老人约予过苕霅①,岁晚乘涛载雪而下,顾念依依,殆不能去。作此曲别郑次皋、辛克清、姚刚中诸君。

衰草愁烟,乱鸦送日,风沙回旋平野。

拂雪金鞭,欺寒茸帽,还记章台走马。

谁念漂零久,漫赢得幽怀难写。

故人清沔相逢,小窗闲共情话。

长恨离多会少,重访问竹西,珠泪盈把。

雁碛波平,渔汀人散,老去不堪游冶。

无奈苕溪月,又照我扁舟东下。

甚日归来,梅花零乱春夜。


1

(词)宋·姜夔

序:辛亥秋期,予寓合肥。小雨初霁,偃卧窗下,心事悠然。起与赵君猷露坐月饮,戏吟此曲,盖欲一洗钿合金钗之尘。他日野处见之,甚为予击节也

向秋来、渐疏班扇,雨声时过金井。

堂虚已放新凉入,湘竹最宜欹枕。

闲记省。

又还是、斜河旧约今再整。

天风夜冷。

自织锦人归,乘槎客去,此意有谁领。

空赢得,今古三星炯炯。

银波相望千顷。

柳州老矣犹儿戏,瓜果为伊三请。

云路迥。

漫说道、年年野鹊曾并影。

无人与问。

但浊酒相呼,疏帘自捲,微月照清饮。


1

(词)宋·姜夔

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

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

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

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1

(词)宋·姜夔

红妆艳色,照浣花溪影,绝代姝丽。

弄轻风、摇荡满林罗绮。

自然富贵天姿,都不比、等闲桃李。

帘栊静悄,月上正贪春睡。

长记初开日,逞妖丽、如与人面争媚。

过韶光一瞬,便成流水。

对此日叹浮华,惜芳菲、易成憔悴。

留无计。

惟有花边尽醉。


1

(词)宋·姜夔

与客携壶,梅花过了,夜来风雨。

幽禽自语。

啄香心,度墙去。

春衣都是柔荑剪,尚沾惹、残茸半缕。

怅玉钿似扫,朱门深闭,再见无路。

凝伫,曾游处。

但系马垂杨,认郎鹦鹉。

扬州梦觉,彩云飞过何许?

多情须倩梁间燕,问吟袖弓腰在否?

怎知道、误了人,年少自恁虚度!


1

(词)宋·姜夔

日落爱山紫,沙涨省潮回。

平生梦犹不到,一叶眇西来。

欲讯桑田成海,人世了无知者,鱼鸟两相猜。

天外玉笙杳,子晋只空台。

倚阑干,二三子,总仙才。

尔歌远游章句,云气入吾杯。

不问王郎五马,颇忆谢生双屐,处处长青苔。

东望赤城近,吾兴亦悠哉。


1

(词)宋·姜夔

夜深客子移舟处,两两沙禽惊起。

红衣入桨,青灯摇浪,微凉意思。

把酒临风,不思归去,有如此水。

况茂陵游倦,长干望久,芳心事、箫声里。

屈指归期尚未。

鹊南飞、有人应喜。

画阑桂子,留香小待,提携影底。

我已情多,十年幽梦,略曾如此。

甚谢郎、也恨飘零,解道月明千里。


1

(词)宋·姜夔

序:丙辰之冬,予留梁溪,将诣淮而不得,因梦思以述志

人间离别易多时。

见梅枝。

忽相思。

几度小窗,幽梦手同携。

今夜梦中无觅处,漫徘徊。

寒侵被、尚未知。

湿红恨墨浅封题。

宝筝空、无雁飞。

俊游巷陌,算空有、古木斜晖。

旧约扁舟,心事已成非。

歌罢淮南春草赋,又萋萋。

漂零客、泪满衣。


1

(词)宋·姜夔

客居合肥南城赤阑桥之西,苍陌凄凉,与江左异。唯柳色夹道,依依可怜。因度此阕,以纾客怀

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

马上单衣寒恻恻。

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

正岑寂,明朝又寒食。

强携酒、小桥宅。

怕梨花落尽成秋色。

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1

(词)宋·姜夔

石湖家自制此声,未有语实之,命予作。石湖宅南,隔河有圃曰苑村,梅开雪落,竹院深静,而石湖畏寒不出,故戏及之。

疏疏雪片,散入溪南苑。

春寒锁、旧家亭馆。

有玉梅几树,背立怨东风,高花未吐,暗香已远。

公来领客,梅花能劝,花长好、愿公更健。

便揉春为酒,剪雪作新诗,拚一日、绕花千转。


1

(词)宋·姜夔

叠鼓夜寒,垂灯春浅,匆匆时事如许。

倦游欢意少,俛仰悲今古。

江淹又吟恨赋。

记当时、送君南浦。

万里乾坤,百年身世,唯有此情苦。

扬州柳,垂官路。

有轻盈换马,端正窥户。

酒醒明月下,梦逐潮声去。

文章信美知何用,漫赢得、天涯羁旅。

教说与。

春来要、寻花伴侣。


1

(词)宋·姜夔

《吴都赋》云:“户藏烟浦,家具画船。”唯吴兴为然。春游之盛,西湖未能过也。己酉岁,予兴萧时父载酒南郭,感遇成歌

双桨来时,有人似、旧曲桃根桃叶。

歌扇轻约飞花,蛾眉正奇绝。

春渐远、汀洲自绿,更添了、几声啼鴂。

十里扬州,三生杜牧,前事休说。

又还是、宫烛分烟,奈愁里、匆匆换时节。

都把一襟芳思,与空阶榆荚。

千万缕、藏鸦细柳,为玉尊、起舞回雪。

想见西出阳关,故人初别。


1

(词)宋·姜夔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

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

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

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

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

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

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1

(词)宋·姜夔

看垂杨连苑,杜若侵沙,愁损未归眼。

信马青楼去,重帘下,娉婷人妙飞燕。

翠尊共款。

听艳歌、郎意先感。

便携手、月地云阶里,爱良夜微暖。

无限。

风流疏散。

有暗藏弓履,偷寄香翰。

明日闻津鼓,湘江上,催人还解春缆。

乱红万点。

怅断魂、烟水遥远。

又争似相携,乘一舸、镇长见。


1

(词)宋·姜夔

松江烟浦。

是千古三高,游衍佳处。

须信石湖仙,似鸱夷、翩然引去。

浮云安在,我自爱、绿香红舞。

容与。

看世间、几度今古。

卢沟旧曾驻马,为黄花、闲吟秀句。

见说胡儿,也学纶巾攲雨。

玉友金蕉,玉人金缕。

缓移筝柱。

闻好语。

明年定在槐府。


1

(词)宋·姜夔

古帘空,坠月皎。

坐久西窗人悄。

蛩吟苦,渐漏水丁丁,箭壶催晓。

引凉飔、动翠葆。

露脚斜飞云表。

因嗟念,似去国情怀,暮帆烟草。

带眼销磨,为近日、愁多顿老。

卫娘何在,宋玉归来,两地暗萦绕。

摇落江枫早。

嫩约无凭,幽梦又杳。

但盈盈、泪洒单衣,今夕何夕恨未了。


1

(词)宋·姜夔

序:淳熙丙午冬,武昌安远楼成,与刘去非诸友落之,度曲见志。予去武昌十年,故人有泊舟鹦鹉洲者,闻小姬歌此词,问之颇能道其事,还吴为予言之。兴怀昔游,且伤今之离索也

月冷龙沙,尘清虎落,今年汉酺初赐。

新翻胡部曲,听毡幕元戎歌吹。

层楼高峙。

看槛曲萦红,檐牙飞翠。

人姝丽,粉香吹下,夜寒风细。

此地,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

玉梯凝望久,叹芳草萋萋千里。

天涯情味,仗酒祓清愁,花销英气。

西山外,晚来还卷、一帘秋霁。


1

(词)宋·姜夔

十亩梅花作雪飞。

冷香下、携手多时。

两年不到断桥西。

长笛为予吹。

人妒垂杨绿,春风为、染作仙衣。

垂杨却又妒腰肢。

近前舞丝丝。


1

(词)宋·姜夔

序:甲寅春,予与俞商卿燕游西湖,观梅于孤山之西村。玉雪照映,吹香薄人。已而商卿归吴兴,予独来,则山横春烟,新柳被水,游人容与飞花中。怅然有怀,作此寄之。商卿善歌声,稍以儒雅缘饰。予每自度曲,吟洞箫,商卿辄歌而和之,极有山林缥缈之思。今予离忧,商卿一行作吏,殆无复此乐矣

为春瘦。

何堪更绕西湖,尽是垂柳。

自看烟外岫。

记得与君,湖上携手。

君归未久。

早乱落、香红千亩。

一叶凌波缥缈,过三十六离宫,遣游人回首。

犹有。

画船障袖。

青楼倚扇,相映人争秀。

翠翘光欲溜。

爱著宫黄,而今时候。

伤春似旧。

荡一点、春心如酒。

写入吴丝自奏。

问谁识,曲中心、花前友。


1

(词)宋·姜夔

玉鞭重倚。

却沈吟未上,又萦离思。

为大乔、能拨春风,小乔妙移筝,雁啼秋水。

柳怯云松,更何必、十分梳洗。

道郎携羽扇,那日隔帘,半面曾记。

西窗夜凉雨霁。

叹幽欢未足,何事轻弃。

问后约、空指蔷薇,算如此溪山,甚时重至。

水驿灯昏,又见在、曲屏近底。

念唯有、夜来皓月,照伊自睡。


1

(词)宋·姜夔

石湖老人谓予云:琵琶有四曲,今不传矣:曰濩索(一曰濩弦)梁州,转关绿腰、醉吟商湖渭州、历弦簿媚也。予每念之。辛亥之夏,予谒杨廷秀丈于金陵邸中,遇琵琶工,解作醉吟商湖渭州,因求得品弦法,译成此谱,实双声耳

又正是春归,细柳暗黄千缕。

暮鸦啼处。

梦逐金鞍去。

一点芳心休诉。

琵琶解语。


1

(词)宋·姜夔

序:予颇喜自制曲,初率意为长短句,然后协以律,故前后阕多不同。桓大司马云: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此语予深爱之

渐吹尽、枝头香絮。

是处人家,绿深门户。

远浦萦回,暮帆零乱向何许。

阅人多矣,谁得似、长亭树。

树若有情时,不会得、青青如此。

日暮。

望高城不见,只见乱山无数。

韦郎去也,怎忘得、玉环分付。

第一是、早早归来,怕红萼、无人为主。

算空有并刀,难剪离愁千缕。


1

(词)宋·姜夔

好花不与殢香人。浪粼粼。

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玉钿何处寻。

木兰双桨梦中云。小横陈。

漫向孤山山下觅盈盈。翠禽啼一春。


1

(词)宋·姜夔

丙辰岁,与张功父会饮张达可之堂。闻屋壁间蟋蟀有声,功父约予同赋,以授歌者。功父先成,辞甚美。予裴徊末利花间,仰见秋月,顿起幽思,寻亦得此。蟋蟀,中都呼为促织,善斗。好事者或以二三十万钱致一枚,镂象齿为楼观以贮之。

庾郎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

露湿铜铺,苔侵石井,都是曾听伊处。

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

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

西窗又吹暗雨,为谁频断续,相和砧杵?

候馆迎秋,离宫吊月,别有伤心无数。

豳诗漫与,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

写入琴丝,一声声更苦!


2

(词)宋·姜夔

云隔迷楼,苔封很石,人向何处?

数骑秋烟,一篙寒汐,千古空来去。

使君心在,苍厓绿嶂,苦被北门留住。

有尊中酒差可饮,大旗尽绣熊虎。

前身诸葛,来游此地,数语便酬三顾。

楼外冥冥,江皋隐隐,认得征西路。

中原生聚,神京耆老,南望长淮金鼓。

问当时依依种柳,至今在否?

(词)宋·姜夔

我与先生,夙期已久,人间无此。

不学杨郎,南山种豆,十一徵微利。

云霄直上,诸公衮衮,乃作道边苦李。

五千言,老来受用,肯教造物儿戏。

东冈记得,同来胥宇,岁月几何难计。

柳老悲桓,松高对阮。

未办为邻地。

长干白下,青楼朱阁,往往梦中槐蚁。

却不如、洼尊放满,老夫未醉。


2

(词)宋·姜夔

一顾倾吴。

苧萝人不见,烟杳重湖。

当时事如对弈,此亦天乎。

大夫仙去,笑人间、千古须臾。

有倦客、扁舟夜泛,犹疑水鸟相呼。

秦山对楼自绿,怕越王故垒,时下樵苏。

只今倚阑一笑,然则非与。

小丛解唱,倩松风、为我吹竽。

更坐待、千岩月落,城头眇眇啼乌。

(词)宋·姜夔

云曰归欤。

纵垂天曳曳,终反衡庐。

扬州十年一梦,俛仰差殊。

秦碑越殿,悔旧游、作计全疏。

分付与、高怀老尹,管弦丝竹宁无。

知公爱山入剡,若南寻李白,问讯何如。

年年雁飞波上,愁亦关予。

临皋领客,向月边、携酒携鲈。

今但借、秋风一榻,公歌我亦能书。


2

(词)宋·姜夔

青青官柳,飞过双双燕。

楼上对春寒,捲珠帘、瞥然一见。

如今春去,香絮乱因风,沾径草,惹墙花,一一教谁管。

阳关去也,方表人肠断。

几度拂行轩,念衣冠、尊前易散。

翠眉织锦,红叶浪题诗。

烟渡口,水亭边,长是心先乱。

(词)宋·姜夔

与鸥为客。

绿野留吟屐。

两行柳垂阴,是当日、仙翁手植。

一亭寂寞。

烟外带愁横,荷苒苒,展凉云,横卧虹千尺。

才因老尽,秀句君休觅。

万绿正迷人,更愁入、山阳夜笛。

百年心事,惟有玉阑知,吟未了,放船回,月下空相忆。


2

(词)宋·姜夔

风竹吹香,水枫鸣绿,睡觉凉生金缕。

镜底同心,枕前双玉,相看转伤幽素。

傍绮阁、轻阴度。

飞来鉴湖雨。

近重午。

燎银篝、暗薰溽暑。

罗扇小、空写数行怨苦。

纤手结芳兰,且休歌、九辩怀楚。

故国情多,对溪山、都是离绪。

但一川烟苇,恨满西陵归路。

(词)宋·姜夔

俗名大石黄钟商。张彦功官舍在铁冶岭上,即昔之教坊使宅。高斋下瞰湖山,光景奇绝。予数过之,为赋此

虚阁笼寒,小帘通月,暮色偏怜高处。

树隔离宫,水平驰道,湖山尽入尊俎。

奈楚客淹留久,砧声带愁去。

屡回顾,过秋风、未成归计。

谁念我、重见冷枫红舞。

唤起淡妆人,问逋仙、今在何许。

象笔鸾笺,甚而今、不道秀句。

怕平生幽恨,化作沙边烟雨。


2

(词)宋·姜夔

旌阳宫殿昔裴徊。

一坛云叶垂。

与君闲看壁间题。

夜凉笙鹤期。

茅店酒,寿君时。

老枫临路岐。

年年强健得追随。

名山游遍归。

(词)宋·姜夔

红云低压碧玻瓈。

惺忪花上啼。

静看楼角拂长枝。

朝寒吹翠眉。

休涉笔,且裁诗。

年年风絮时。

绣衣夜半草符移。

月中双桨归。


3

(词)宋·姜夔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

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

今何许?

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

(词)宋·姜夔

祝寿筵开,画堂深映花如绣。

瑞烟喷兽。

帘幕香风透。

一点台星,化作人间秀。

韶音奏。

两行红袖。

齐劝长生酒。

(词)宋·姜夔

金谷人归,绿杨低扫吹笙道。

数声啼鸟。

也学相思调。

月落潮生,掇送刘郎老。

淮南好。

甚时重到。

陌上生春草。


6

(词)宋·姜夔

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西,打头风浪恶禁持。

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门枝;

一年灯火要人归。

(词)宋·姜夔

序:巳酉岁,客吴兴,收灯夜阖户无聊,俞商卿呼之共出,因记所见

春点疏梅雨后枝。

剪灯心事峭寒时。

市桥携手步迟迟。

蜜炬来时人更好,玉笙吹彻夜何其。

东风落靥不成归。

(词)宋·姜夔

钗燕笼云晚不忺。

拟将裙带系郎船。

别离滋味又今年。

杨柳夜寒犹自舞,鸳鸯风急不成眠。

些儿闲事莫萦牵。

(词)宋·姜夔

花里春风未觉时。

美人呵蕊缀横枝。

隔帘飞过蜜蜂儿。

书寄岭头封不到,影浮杯面误人吹。

寂寥惟有夜寒知。

(词)宋·姜夔

序:予女须家沔之山阳,左白湖,右云梦,春水方生,浸数千里。冬寒沙露,衰草入云。丙午之秋,予与安甥或荡舟采菱,或举火罝兔,或观鱼簺下,山行野吟,自适其适,凭虚怅望,因赋是阕

著酒行行满袂风。

草枯霜鹘落晴空。

销魂都在夕阳中。

恨入四弦人欲老,梦寻千驿意难通。

当时何似莫匆匆。

(词)宋·姜夔

剪剪寒花小更垂。

阿琼愁里弄妆迟。

东风烧烛夜深归。

落蕊半黏钗上燕,露横斜映鬓边犀。

老夫无味已多时。

姜夔

姜夔1155?—1221

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鄱阳(今江西波阳)人。一生未仕。客游湖南时得老诗人萧德藻赏识,以侄女妻之,寓居湖州。结识杨万里、范成大,颇受推重。曾向朝廷呈《大乐议》,又献圣宗铙歌鼓吹十二章,得到礼遇。后往依张鉴,长达十年。张鉴死后穷困潦倒,卒于西湖。其词多为纪游、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风雅的生活情趣。善于写景,工于运思琢句,意境清妙秀远,情调落寞凄怆,格律严密和谐,有较高艺术性,颇受后人推崇。又是有成就的音乐家,现存有他自注工尺谱的词十七首,是研究宋词乐谱的珍贵资料。亦能诗,七言绝句清新别致,尤饶韵味。有《白石道人歌曲》、《白石道人诗集》、《白石诗说》等。

☚ 刘过   徐照 ☛

姜夔

姜夔

见“文学”类。

☚ 蔡元定   郭沔 ☛
姜夔

姜夔

姜夔(约1155-1221) 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 (江西波阳) 人。试进士,不第,一生不仕,往来于湘、鄂、赣、皖、苏、浙之间,与范成大、杨万里诸人吟咏酬唱,晚年隐居箸坑之千山,啸傲山水。其诗词曲皆工,精音律,又擅书法。

☚ 偶题   同朴翁登卧龙山 ☛
姜夔

姜夔1155—1221?

字尧章,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先世出九真姜氏(九真唐时属岭南道爱州,在今越南境)。七世祖姜泮为饶州教授,始家鄱阳。父姜噩,绍兴三十年(1160)进士,知汉阳县,卒于任所。姜夔早岁孤贫。二十岁后,北游淮楚,南历潇湘。淳熙三年(1176)过维扬所作的《扬州慢》,是集中年代可考的最早一首自度曲。淳熙十三年(1186),结识萧德藻于长沙。泛湘江,登衡山,作《一萼红》、《霓裳中序第一》、《湘月》诸词。萧德藻是杨万里誉为“尤萧范陆”四个名诗人之一。他见了姜夔,以为“四十年作诗,始得此友”,嫁以侄女。次年,姜夔随萧德藻同归湖州,卜居苕溪之上,与弁山之白石洞天为邻,后来永嘉潘柽就为他取字曰白石道人。当时杨万里称其“于文无所不工,甚似陆天随(龟蒙)”,范成大称其“翰墨人品皆似晋宋之雅士”,二人皆折节与之订为忘年交。绍熙元年(1190),姜夔再客合肥,作《淡黄柳》、《凄凉犯》、《长亭怨慢》诸词怀念昔日情侣,详见夏承焘《白石怀人词考》。此年冬,姜夔戴雪诣石湖,授范成大以咏梅之《暗香》、《疏影》新声两阕,成大喜以歌妓小红为赠,姜夔除夕归湖州诗中因有“自琢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之句。绍熙四年(1193)起,姜夔出入贵胄张鑑(中兴名将张浚之后)之门,依之十年。庆元二年(1196)后迁移杭州。曾上书论雅乐,进《大乐议》一卷,《琴瑟考古图》一卷,因与太常议不合而罢。庆元五年(1199),复上《圣宋铙歌鼓吹》十四首,诏免解,与试礼部;不第,遂以布衣终身。嘉泰三、四年间(1203—1204),以《汉宫春》、《永遇乐》诸词与辛弃疾蓬莱阁、北固亭之作唱酬。二人虽词风不同,辛弃疾亦“深服其长短句”,堪谓并世知音。姜夔六十以后,旅食金陵、扬州等地,晚境益牢落困苦。卒年约在嘉定十三四年之际。卒后由吴潜等助殡,葬于杭州钱塘门外之西马塍。姜夔一生困踬场屋,然襟期洒落,气貌若不胜衣。家无立锥,而富于翰墨图书之藏。除了以诗词名世,他还精赏鉴,工书法,品评法帖有“书家申韩”之称。著有《白石诗集》一卷,《诗说》一卷,《白石道人歌曲》六卷,别集一卷,《续书谱》一卷,《绛帖平》二十卷等十三种。姜夔《宋史》无传。周密《齐东野语》卷一二记尝见姜夔《自述》一篇,然仅录其平生交游一节。又记其弟子张辑曾著《白石小传》,今亦久佚。年谱有乾隆间姜虬绿的《白石诗词年谱》,今人陈思的《白石道人年谱》。今人夏承焘著有《白石道人行实考》及《姜白石系年》。姜、陈二谱不惟疏略,且多舛误。夏著则钩稽群籍,考订精审,足称博洽。姜夔为南宋开宗立派的词家巨擘之一,与周邦彦并称“周姜”。且精于乐律,能自制曲。自谓作词“初率意为长短句,然后协以律”,与拘谱盲填者不同。集中有十七首词,自注工尺旁谱,是流传至今惟一完整的宋代词乐文献。张炎《词源》推尊姜夔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不惟清空,又且骚雅,读之使人神观飞越”。后世即以“清空”与“骚雅”标举白石词风。南宋后期词人大多“远祧清真,近师白石”,就是仰承与追随这种词风。夏承焘《论姜白石的词风》且以为“白石在婉约和豪放两派之外,另树‘清刚’一帜,以江西诗瘦硬之笔救周邦彦一派的软媚,又以晚唐诗的绵邈风神救苏辛派粗犷的流弊”,亦可备一说。清初的浙西词派则专奉姜夔为不祧之宗,从而形成“家白石而户玉田”的盛况,一直延续至乾隆中叶。又吴文英《梦窗词集》有赠姜石帚词六首。前人每误以姜石帚即姜白石,甚至据以考定吴文英得上交姜夔,其误尤甚。按姜石帚为宋末元初的杭州士人,实与姜夔无涉,详见夏承焘《姜石帚非姜白石辨》。

☚ 卢炳   汪莘 ☛
姜夔

姜夔1155—1221

字尧章,自号白石道人,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寓居武康(今浙江德清)。父姜噩曾任汉阳知县,早年随父往来于长江中下游及江淮之间。南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丧父,一度依姊于汉川山阳。淳熙十三年(1186),客居湖南,受到诗人萧德藻之赏识,妻以侄女,约往寓居湖州。次年,由德藻介绍得以结识诗人杨万里。“万里许其文无不工,甚似陆龟蒙,并以诗送往见范成大”(见夏承焘《姜白石系年》)。成大以为姜之人品翰墨皆似晋、宋间雅士,征求其新作。光宗绍熙(1190—1194)初,夔曾客合肥,居赤栏桥西,并恋一女。绍熙间,又曾两度往游,之后写了大量情词。绍熙二年(1191)冬,往谒范成大,为度新曲,撰新词,作《暗香》、《疏影》,成大以歌女小红为赠,除夕返湖州,成十绝句,大雪中过垂虹桥,赋《过垂虹》“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可见其生活情趣。宁宗庆元二年(1196),客无锡,曾谒尤袤论诗。庆元三年,向朝廷上书论雅乐,并进《大乐议》一卷、《琴瑟考古图》一卷,指出当时乐曲、乐器、歌诗的不足之处。宁宗下诏太常寺研讨,为太常寺官吏所嫉,未果。庆元五年,上《圣宋铙歌鼓吹十二章》,诏免解可参加礼部进士考试,未第。夔长年居家,中年以后贫困潦倒,后往杭州为张府上清客,居张家十年。 去世后,生活无着,就食于嘉兴、金陵等地友朋。嘉泰(1201—1204)末、开禧(1205—1207)初一度依辛弃疾,与之唱和。嘉定十四年(1221),卒于西湖畔,家贫不能治丧,友人吴潜等醵金葬于钱塘门外西马塍。夔一生未仕,除卖字外大都依靠豪门贵官为活,终身清寒,然其文化素养很高,品格狷介,这些在其诗中皆有较充分的表现。其诗以写游食行程及日常生活中点滴感受为主,题材较小,而醰醰有馀味。如《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十首、《过垂虹》、《湖上寓居杂咏》十四首、《平甫见招不欲往》、《三高祠》、《过德清》、《武康丞宅同朴翁咏牵牛》、《昔游》等,皆是其代表作品。其七绝历来为人所推重,清妙秀远,饶有韵味。今人钱鍾书言及其诗云:“他早年学江西派,后来又受了晚唐诗的影响;在一切关于他的诗歌的批评里,也许他的朋友项安世的话比较切近实际:‘古体黄陈家格律,短章温李氏才情。’当然在他的近体诗里还遗留着些黄、陈的习气,七律却又受了杨万里的熏陶,而且与其说温、李,也还不如说皮、陆。他的字句很精心刻意,可是读来很自然,不觉得纤巧,这尤其是词家的诗里所少有的。”(《宋诗选注》)夔工书法,其词为词坛巨擘。所作《白石老人诗说》在宋人诗话中颇有理论色彩,在诗艺上作了许多有益的探讨。一生著述可考者约有十二种。传世者有《白石道人歌曲》、《白石道人诗集》、《续书谱》等。明张羽等为之作传,今人夏承焘为撰《姜白石系年》。

☚ 汪莘   曹彦约 ☛

姜夔1155—1221

字尧章,号白石道人、石帚。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县)人。南宋词人、诗人。“婉约派”代表词人。与周邦彦并称“周姜”。“格律词派”代表作家。早年游历江南,依名公钜卿门下作客。宁宗庆元三年,曾上书论雅乐,进《大乐议》、《琴瑟考古图》各一卷,不被采纳。庆元五年又进《铙歌·鼓吹十二章》,诏试礼部不第。以布衣终老。著有《白石道人诗集》一卷、《白石道人歌曲》四卷、《白石道人诗说》一卷等。
索引:姜夔,尧章,白石、白石道人、石帚。

姜夔

 宋代词人。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一生未仕。他工诗,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字句雕琢,词风清妙秀远,风神潇洒,格调甚高。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姜氏诗说》、 《续书谱》等。
姜夔

姜夔约1155—约1221

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鄱阳(今江西波阳)人。他早年随父居汉阳(今湖北武汉),父死依姊而居,以后漫游湘、鄂、苏、杭等地,依人作客,与当时诗人词客交游,一生未仕,贫病以终。姜夔工诗,精通音乐,尤以词称。姜夔词中少数作品能反映一定的爱国精神和对时事的感伤,特别是晚年,力主恢复、同情沦陷区人民的思想倾向在词表现得更为明显。多数作品则为写景咏物和记述客游之作。姜夔词的艺术个性十分鲜明,他继承北宋婉约词风,同时又吸收晚唐诗家,江西诗派乃至辛弃疾一派豪放词风的一些特点,变雄健为清刚,化驰骤为疏宕,以健笔写柔情,既备骨力,又具情韵。他善以谐婉的音节,清劲的笔致,含蓄蕴藉的表现手法,精雕细琢,创造清幽冷隽的意境,寓写身世飘零之感和相思离别之恨。张炎《词源》评其词风“清空”、“骚雅”。郭麐《灵芬馆词话》评其词“一洗华靡,独标清绮,如瘦石孤花,清笙幽磬”。姜夔善于自度新曲,其十七首词皆自注工尺旁谱,是研究宋代词乐的珍贵资料。代表作如《扬州慢》、《八归·湘中送胡德华》、《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长亭怨慢》、《暗香》、《疏影》等皆流传人口。在南宋词坛上,姜夔与吴文英同为婉约词中的两大家,他的词不仅影响了宋末的王沂孙、张炎等人,而且还下开清代浙派词人,在宋词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有《白石词》。今人夏承焘有《姜白石词编年笺校》。存词80余首。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诗说》等。

☚ 卢炳   汪莘 ☛

姜夔【同义】总目录


姜夔白石道人
姜夔

104 姜夔1155? —1221?

南宋词人、诗人。字尧章。人称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属江西)人。30岁时,诗人萧德藻赏识他的文才,将侄女嫁给他。后随萧寓居湖州(今属浙江),卜居弁山白石洞下,往来苏杭一带,与当时著名诗人词客相交游。生活闲雅,终生未仕,晚年穷困凄凉,死后竟不能殡殓,赖有友人张罗,才葬于钱塘门外。其词作格律严密、字句雕琢,在清妙秀远之中,透出一种冷香逸气;素淡之中,又给人隐秀清虚之感。上承周邦彦,下开吴文英、张炎一派。在词史上地位甚高,曾被誉为“词中之圣”。精通音律,著《大乐议》、《铙歌鼓吹曲》等。现存他自注工尺旁谱的词17首,是中国音乐史上极有价值的资料。其诗深受唐人影响,琢句精妙,意境幽隽,充满画意。著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今人有《白石诗词集》、《姜白石词编年笺校》。另有诗论 《白石道人说诗》。

☚ 辛弃疾   严羽 ☛

姜夔

110 姜夔

南宋作曲家。少工诗词,擅音乐;成年后,屡试不第。曾上《大乐议》,论及宫廷音乐得失,又进铙歌鼓吹曲歌词14首,欲以乐歌启发兴邦之志。均未被朝廷采纳。一生清苦,郁郁而终。作有词体歌曲17首(见《白石道人歌曲》),内除《玉梅令》 由范成大作词,《霓裳中序第一》、《醉吟商小品》系根据唐宋旧曲填词,余皆为其“自度”词曲。作品大多写于羁旅行役之中,及景咏怀,随感而发,真挚自然。其中《扬州慢》、《凄凉犯》、《淡黄柳》等,不仅内容上反映了作者的爱国思想,在曲体结构、旋法、音调等方面,还展示出两宋词调音乐创作的丰富。此外,所作琴歌《古怨》与仿照民间祭神歌曲创作的《越九歌》10首,也有乐谱传世。是为揭示宋代音乐面貌的重要依据。

☚ 康昆仑   郭沔 ☛
姜夔

姜夔约1155—约1221Jiang Kui

宋代文学家。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属江西)人。早年得到萧德藻、杨万里等人赏识。一生未仕,以清客身分往来于名公巨卿门下。晚年依附于张鑑、范成大等人。生活日益凄苦。姜夔在词史上的地位颇高。他是南宋格律派(或称骚雅派)的开路者。这一派远承周邦彦词风,有意抵制苏轼、辛弃疾的词风,与传统的婉约词风也有所不同。他们重音律,讲求比兴寄托,以雅为标榜。姜夔的词风又有其独特之处,他以江西诗派诗法入词,力图用江西诗的硬涩纠正婉约词的软媚。写景咏物,讲求不落形迹,笔调冷峻。张炎以“清空”二字概括他的词风。姜夔词的内容以抒发漂泊江湖的感受和描写恋情为主。他的爱情词有真实的生活经历,较为感人,如《踏莎行》、《长亭怨慢》等篇。《暗香》、《疏影》是他的咏物词的代表作。《扬州慢》则抒发了“黍离”之悲,表达了人民盼望和平生活的愿望。姜夔精通音律,词中多自度曲,有17首词自注工尺旁谱,是研究宋代词乐的珍贵资料。姜夔的诗也很有特色,内容多为描写漂泊生活,刻画湖山胜景,格调疏隽清朗,不似江西诗人太涩,也不似晚唐诗人太滑,在当时独树一帜。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今人夏承焘有《姜白石词编年笺校》。

☚ 刘克庄   吴文英 ☛
姜夔

姜夔约1155—约1221

宋代文学家。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人。曾试进士不第,一生未入仕途,以清客身份往来于名公巨卿门下。晚年依附于张、范成大等人,生活日益凄苦,卒于杭州。姜夔在词史上的地位颇高。他是南宋格律派(或称骚雅派)的开路者,他远承周邦彦词风,有意抵制苏轼、辛弃疾的词风,与传统的婉约词风也有所不同。这一流派重音律,讲究比兴寄托,以雅为标榜。姜夔的词风以江西诗派的诗法入词,力图用江西派诗的硬涩纠正婉约词的软媚。写景咏物,讲究不落形迹,笔调冷峻。姜夔词的内容以抒发漂泊江湖的感受和描写恋情为主。他的爱情词有真实的生活经历,较为感人,如《踏莎行》、《长亭怨慢》等。姜夔精通音律,词中多自度曲,有十七首词自注工尺旁谱,并著有《大乐议》、《铙歌鼓吹曲》十四章,在我国音乐史上有一定的价值。姜夔的诗也很有特色,内容也多是写漂泊生活,刻画湖山胜景,格调疏隽清朗,不像江西诗派太涩,也不像晚唐诗人太滑,在当时独树一帜。著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

☚ 辛弃疾   元好问 ☛

姜夔

姜夔1155—1221?

宋代音乐家和词人。字尧章。别号白石道人,世称姜白石。饶州鄱阳 (今江西省波阳)人。姜夔经历了金兵南侵,目睹了战祸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在他的音乐和文学创作中表现了忧郁凄凉的特色。南宋宁宗庆元三年 (1197年),姜夔向朝廷进《大乐议》,论列古今乐制,提出整理宫廷音乐的意见,没有被采纳。他的著作《白石道人歌曲》中,保存下来的乐谱,有琴曲一首,《越九歌》十首,词调十七首,共二十八首。琴曲 《古怨》 是减字谱,可弹奏; 《越九歌》是律吕字谱,已经标明了不同的音高;词调是工尺房谱,流传中多有讹误之处,后人也多有不同看法。

☚ 蔡元定   毛敏仲 ☛
姜夔

姜夔1155—1221Jiangkui

世称姜白石,号白石道人。南宋音乐家和词人。饶州鄱阳(现江西波阳)人。他擅长诗词并能作曲,在音乐理论上也有独到的见解。作品多是写景咏物、记述客游也有写忧国忧民之作。《白石道人歌曲》六卷中,《扬州慢》、《鬲溪梅令》、《暗香》、《疏影》、《长亭怨慢》等词曲十七首,大多为白石所作。著有《大乐议》、《琴瑟考古图》和《圣宋铙歌鼓吹曲》(歌词十四首)等。他的歌今人有译谱,供演唱,均为我国最早之创作歌曲。

☚ 俞伯牙   朱载堉 ☛
姜夔

姜夔约1155~约1221

南宋词人、诗人。字尧章,号白石道人,世称“姜白石”,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后依萧德藻寓居武康(今浙江省德清县)。早年从父宦游,居汉阳,成年后出游扬州,父死后,居汉川。来往于湘、鄂一带,屡试不第,一生未当官。30岁时结识萧德藻,萧很欣赏他的才华而把侄女嫁给了他。他与著名诗人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交往很深。去访范成大时,应约写成《暗香》、《疏影》两首咏梅名作,形神兼备,颇有影响。他精通音律,曾上书论雅乐,但未被采纳,最后卒于杭州。
姜夔生活在宋金对峙时期。南宋王朝忘怀国耻,偏于苟安,沉于歌舞。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一生飘泊,缺乏济世雄心,词的内容狭窄。有《永州慢》咏叹时事,写了金兵入侵后江淮一带的荒凉冷落,有一种浓郁的亡国之哀。他的词描写与抒情结合较好,风格凄清婉丽、清新自然,追求完美蕴藉的情趣。姜夔上承周邦彦,下开吴文英、张炎一派,在宋词发展上有一定地位,是格律派代表作家。他的诗风格也是清新秀远,自然纤巧。后人著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今人夏承焘校辑有《姜白石词编年笺校》、《白石诗词集》。

☚ 柳永   秦观 ☛

姜夔约1155—约1209

南宋词人、诗人、音乐家。字尧章,自号白石道人。饶州都阳(今江西波阳)人。一生未仕,往来于鄂、赣、皖、苏、浙、闽等地,出入仕宦家,与诗人词客交游,卒于杭州。多才多艺。尤以词著称,格律谨严,熔铸工炼,韵味谐婉,跌宕多姿。亦工诗,清妙秀远。诗话颇可取。有《白石道人诗集》一卷、《白石道人歌曲》四卷、《白石道人诗说》一卷、《绛帖平》、《续书谱》等。参见“艺术”中的“姜夔”。


姜夔约1155—1209

南宋词人、音乐家。精通音乐,能自度曲,旁注工尺谱。琴曲《古怨》注明指法,为研究词乐的宝贵资料。著有词集《白石道人歌曲》四卷等。参见“文学”中的“姜夔”。

姜夔

姜夔约1155~约1221

南宋词人、音乐家。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屡试不第,终生未仕。往来流寓于湘、鄂、赣、皖、江、浙等地,客死于杭州。有《白石道人诗集》 1卷、《白石道人歌曲》4卷等。其词今存80余首,多为描写恋情之作,如《踏莎行·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等,缠绵真挚而无轻薄之态。其伤时感事之作虽不多,但颇有黍离之悲,如《扬州慢·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等。其写景咏物词也颇有特色,如《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等。精通音律,多自度曲,如《暗香》、《疏影》等;其作辞句精美,音调谐婉,具有清幽空灵的风格,对宋词的发展影响甚大,开启了以格律为主的姜词派。亦工诗,然成就逊于其词。

☚ 陈亮   赵师秀 ☛

姜夔about 1155~about 1221Jiang Kui

famous lyric writer,poet and musician of the Song Dynasty,also called Taoist of White Stone. Works: Discussion on Great Music,Hidden Frangrance,Scattered Shades,Poetry Collection of the Taoist of White Stone,Songs and Music of the Taoist of White Stone,Talks on Poetry,etc.

姜夔约1155—约1221

南宋著名词人、音乐家。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寓居武康(今浙江德清)。因住地与白石洞天为邻,因号白石道人, 又号石帚。一生未仕,往来鄂、赣、皖、苏间,死于杭州。诗词均有名,且精通音乐。词重格律,音节谐美,用字造句,刻意精心。词集《白石道人歌曲》中,其《自度曲》注有旁谱。琴曲《古怨》中并注明指法,是现存的一部词和乐谱的合集。又著《大乐议》、《琴瑟考古图》,未见传本。其他著作有《白石道人诗集》、《诗说》、《绛帖平》、《续书谱》等。

姜夔


姜夔·落水本蘭亭叙跋 (局部)


(南宋·隆興元年——嘉泰三年 1163~1203) 江西鄱陽人。字堯章,寓居武康,與白石洞天為鄰,因號白石道人,又號石帚。性恬澹寡欲,不樂時趨,氣概不凡。好學而無所不通,精樂律,尤工詩詞。其詞調格高清逸,係南宋詞壇之鉅擘。有 《白石詞》。嘗請於朝,欲正頌臺樂律,以議不合而罷。善書法,兼妙楷、行,運筆遒勁,波瀾老成,用志刻苦,筆法入能品。書論尤顯,其名著《續書譜》一卷,議論精到,歷久不衰,讀者甚夥。趙孟堅目之為書家“申韓”(戰國時法家申不害、韓非二人之合稱。)。《書史會要》 曰: “白石書法迥脱脂粉,一洗塵俗。” 袁褒云:“白石書有如山人隱者,難登廊廟。”一生未仕,漂泊江南各地,與范成大、婁堅等交厚,張熹、楊萬里亦折節交往,俱以高士遇之。紹興(1131—1162)中,秦檜當朝,夔隱遁箬坑丁山,參政張燾屢請出山,不應。高宗 (趙構)建“御書閣”招之。晚年往來西湖,館於水磨方氏。著有《絳帖平》二十卷、《禊帖偏旁考》、《集古印譜》、《白石道人叢稿》、《白石道人歌曲》、《白石道人詩集》、《詩說》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7:5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