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国盛(1860—1923年)
字宝石,秦安县陇城镇西关村人。旧籍宁远(今武山县),明末徙居陇城西关。姜国盛自幼好武。清同治五年(1866年)二月,左宗棠任陕甘总督,被其部下收为随身马弁,转战陕西、山西。在一次重大战役中,姜国盛冲锋陷阵,独当一面,负重伤仍不下阵,左宗棠闻信大喜,题写“意在国家强盛,非军人不怕死者不可”条幅以资鼓励。在山西雁门关一带驻防有功,被提任山西游击。姜国盛体魁性直,勇谋善战,深得左宗棠器重。清光绪元年(1875年)二月,左宗棠以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姜国盛奉命调入甘军董福祥部,任陇西统领。两年后调往新疆,参加了平息阿古柏之乱和反抗俄、英帝国主义侵略新疆的战斗。光绪三年(1877年)七月,前敌总指挥刘锦棠向南疆进军,姜国盛在以董福祥、张俊等为先锋的队伍中,沿途开井、筹粮,为队伍开路,途中时有交战,“拔出难民以十万计”,攻克阿克苏、喀什噶尔(今喀什)、和阗及周边各城,新疆全境尽收复。姜国盛因立战功,升任喀什噶尔协台(副将别称)。后调伊犁等地从事军务。姜国盛积极响应辛亥革命,在伊犁起义中,暗中支持邓宝珊等人的革命活动并救他们出险境。民国十二年(1923年)病逝,享年6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