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魏斯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魏斯德国作家。1916年11月8日生。1982年5月10日去世。1936年至1938年在布拉格艺术学院学习绘画。他的文学创作是从中短篇小说开始的。早期作品常常涉及反抗市民传统这一主题。他开始使用瑞典语写作,1960年以后才用德文发表作品。主要作品有“微观小说”《马车夫的身影》(1960)、《告别父母》(1961)、长篇小说《逃亡终点》(1962)、长篇小说《三位步行者的谈话》(1963)、剧本《马拉遇害记》(1964)、《调查》(1965)等,在60年代后期他成为一名激进的马克思主义者,写出了一系列有强烈政治倾向的作品,其中最有名的是《关于旷日持久的越南解放战争的历史和进程的讨论》(1968)。他的观点在70年代有所改变:剧本《流亡中的托洛斯基》(1971)和《荷尔德林》(1972)反省了作者的偏激立场,探讨了艺术与政治、现实与实践的关系,创作又回到早期特征,著有长篇小说《反抗的美学》(共3卷,1976~1981)。 魏斯?-前396即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建立者。姓姬, 魏氏,名斯。公元前445-前396年在位。周威烈王时,与韩、赵列为诸侯。即位后,任用魏成子、翟璜、李悝为相,乐羊、吴起为将,西门豹为邺(今河北临漳西南)令, 改革政治,奖励耕战,兴修水利。西取秦的河西(今黄河与北洛水间),北灭中山国,使魏成为战国初期的强国。 魏斯 魏斯1879—1931Albert Paul Weiss美国心理学家。生于德国,幼年随家人移居美国。1916年获密苏里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一直在俄亥俄州立大学执教,从事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主张心理学是一门严格的自然科学,坚持排斥意识和内省法。认为用客观的自然科学的方法不能观察的所有现象都应该清除出心理学,因而通过内省所得到的心理现象在心理学中就不能存在。心理学不应研究意识,而只能研究由物理学界定的对象。强调行为的生物因素,用“生物社会的”(biosocial)一词来描述人类行为的特点。主要著作有《人类行为的理论基础》(1925年)、《自主驱动的心理学原理》(1930年)。 ☚ 瓦特 科尔尼洛夫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