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高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高更法国画家。1848年6月7日生于巴黎,1903年5月8日卒于太平洋的马克萨斯群岛。他在秘鲁度过童年,丧父后随母回到巴黎。当过海员,做过证券经纪人,后转而画画。1880年起参加了几次印象派画展。1887年与凡高相识成为知友,但不久却反目断交。1891年起为向往异域的原始生活,只身远离法国,到南太平洋的塔希提等岛屿,在那里生活、作画,也办过报纸,最后在那里去世。高更的画后来被归入后印象主义,但常带有象征主义意味,以所绘热带岛屿土著民的风土人情作品最有特色。名作有《午休》(1891~1892)、《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什么?我们往何处去?》(1897)、《两个塔希提姑娘》(1899)等。 高更 高更1848—1903P·Gauguin法国画家。与塞尚、凡高并列,是后印象派的三巨匠之一。他生于巴黎。17岁当一名船员,过了6年的海上生活。后成为股票公司的雇员,工作了十余年,大约从二十七、八岁起对绘画产生了兴趣,近40岁上才立志当职业画家。起初受印象派影响,进行自然的描写,同时也很景仰塞尚。不久,移居布列塔尼的蓬塔巴,后又到南大西洋的马提尼克岛进行创作。这时期他为愚昧的农民生活和中世纪石雕的原始性所吸引,于是把黄、红、蓝、绿等平涂的色面,用很粗的线围起来,表现出一种非现实的、不可思议的世界。他这种在印象派原色并置基础上所展开的革新性的色彩法,对塞鲁西耶和德尼等后来称做纳比派的画家们,给予了一定的影响。 ☚ 塞尚 凡高 ☛ 高更 高更1848—1903GaogengP·Gauguin法国画家,生于巴黎。曾作过6年船员和股票经纪人,35岁时成为职业画家。最初受印象派熏陶,善于用宽松笔触和明快色彩对大自然进行描绘。80年代中期为逃避都市文明生活而移居布列塔尼。尔后应邀与凡高在亚尔相会,不久不欢而散。这期间他开始从日本绘画中汲取营养,舍弃细节描写,用黑重的轮廓线将平涂色块围起,逐渐与印象派风格相悖。此时期的作品有《黄色的耶稣》等。1891年只身一人赴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与土著岛民朝夕相处两年,创作了《集市》、《塔希提岛少女》、《塔希提岛上的牧歌》等富有装饰性的作品。表现了他对原始、纯朴情感的向往和对欧洲现代文明的鄙视。1895年从巴黎重返塔希提岛,并于1901年移居马克萨斯岛后,在极度孤独中完成富有象征意味的力作《我们从何而来?我们是什么?我们去向何方?》,最后在贫病交加中死去。 塔希提岛上的牧歌 高更 ☚ 凡高 夏凡纳 ☛ 高更 高更高更 (1848—1903),法国画家,与塞尚、凡高并列,是后印象派的三巨匠之一。他生于巴黎。17岁当一名船员,渡过了6年的海上生活。后成为股票公司的雇员; 工作了10余年,大约从二十七八岁起对绘画产生了兴趣,近40岁才立志职业画家。 ☚ 吴昌硕 凡高 ☛ 高更 高更高更(1848—1903),法国画家,与塞尚、凡高并列,是后印象派的三巨匠之一。他生于巴黎。17岁当一名船员。度过了6年的海上生活。后成为股票公司的雇员; 工作了10余年,大约从二十七八岁起对绘画产生了兴趣,近40岁才立志职业画家。 ☚ 吴昌硕 凡高 ☛ 高更 高更1848—1903Gauguin,Paul后印象主义代表画家,雕刻家。生于巴黎。年轻时曾当过海员、股票经纪人。1875年左右开始对绘画产生兴趣,1881和1882年,他的作品在第六届和第七届印象派画展上展出。到1883年他就抛弃职业,专心从事绘画。不久,由于生活贫困,妻子带着儿女们便离开了他。通过毕沙罗的介绍,他才卷入了印象派的小圈子。高更醉心探索的是“原始主义”艺术,认为它可以创造容易被人理解的带装饰性的形象。他曾三度到法国布列塔尼的古老村庄作画,对当地的风物、民间版画和东方绘画风格很感兴趣。对都市生活的厌倦和对异国情调的向往,不久就使他远涉重洋来到南太平洋的热带岛屿。在那里,他如醉如痴地描绘土著人原始、纯朴的生活,直到1903年在贫病交加中死去。代表作品有《在海滩上的塔希提女人》、《我们来自何处?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两个塔希提妇女》等。高更被称为象征主义运动的重要先驱。纳比派的画家们,如塞柳司尔、德尼、维亚尔、勃纳尔等,都直接受过他的指点。高更对20世纪初叶艺术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 塞尚 凡·高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