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2. 泰山风景名胜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2. 泰山风景名胜区 2. 泰山风景名胜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位于山东省中部,盘亘于泰安、长清、历城间。1987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尚书》称岱宗,《周礼》称岱山,“泰山”之名始见于《诗经·鲁颂·宫》。与衡山、恒山、华山、嵩山合称五岳。以其地处东部,故称东岳。古人以为日月升华、初春发生、万物始感于东方,故以泰山为五岳之首。《史记·封禅书》谓上古有七十二君封泰山,是古代山川崇拜最为突出的名山。秦始皇泰山封禅刻石,影响较大。汉武帝数次登封泰山,赞叹“高矣,极矣,大矣,特矣,壮矣,赫矣,骇矣,惑矣”!汉光武帝亦率群臣封禅泰山,马第伯撰《封禅仪记》。此后,历代帝王均对封禅泰山极为重视。清乾隆帝曾朝岱11次,登山6次。两千多年的封禅活动,使泰山愈显五岳中唯尊的地位,当然也因此留下了丰富文物古迹。泰山形成于太古代,因受来自西南和东北的挤压力,褶皱隆起;经深度变质而形成中国最古老的地层——泰山群;后因地壳变动,被多组断裂分割,形成块状山体。现每年以0.5毫米的速度继续增高。主峰天柱峰(玉皇顶),海拔1532.8米。山势巍峨雄峻,气象磅礴,风景四季晴雨各异,大致可分岱庙、南麓、东路、西路、岱顶五个游览区,分别以丽、奥、幽、旷、妙为审美特征。壑深峡险,峰峦争奇,飞瀑幽潭,林泉松涛,天然壮美的景观,交织着强烈的历史文化情韵,感召了一代又一代的睿哲之士,往来游览,抒怀咏感。 歌泰山以《诗经·鲁颂·宫》为最早,有“泰山岩岩,鲁邦所瞻”语。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下》),过泰山侧而有“苛政猛于虎”之悟。历来名家咏叹泰山佳作多至不可胜计,杜甫《望岳》、姚鼐《登泰山记》等尤为人熟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传诵千古。泰山又是多神教名山,南北朝时为佛教兴盛地,唐宋时佛道并存,元明清时道教兴盛。伊斯兰教、天主教也在山上建起礼拜堂、教堂。因此有“济南府人全,泰安州神全”的俗谚。宗教建筑曾多达四百余处,至今尚存二塔、三宫、五阁、七门、十桥、十一楼、十二坊、十八殿、二十三亭以及大量配殿、厢房等辅助建筑,总面积达十四万多平方米,为全国名山古建筑之冠。泰山碑碣与摩崖石刻数量,亦居天下名山之首。今存1800余处石刻,其中碑碣819块,摩崖刻石1018处,著名者有秦泰山刻石、汉张迁碑、汉衡方碑、晋孙夫人碑、唐双束碑等。自然石刻有北魏经石峪大字金刚经、唐玄宗纪泰山铭、宋宣和碑等。泰山还建有国家森林公园。山间百年以上古树名木达三万余株,占中国鸟类十分之一的候鸟每年来此繁衍栖息,山区还有近四百种药物,南麓盛产麦饭石。泰山赤鳞鱼是名贵的旅游美食,肉嫩味美,曾为贡品。泰山不愧为天然的博物馆,中华文明的一种象征,东方文化的宝库,世界罕见的名山。1983年建成了我国第一条大型客运索道,由中天门直达岱顶,为中外观光旅游者提供了方便。 ☚ 大汶口遗址 岱庙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