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骨骺炎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骨骺炎

病名。即以股骨头、胫骨结节、腕月骨、足舟状骨、跟骨结节,第二跖骨头及腰椎等受累骨和肢体出现疼痛,肌肉萎缩及活动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多发生于青少年的股骨头、胫骨结节、腕月骨、足舟状骨、跟骨结节,第二跖骨头及腰椎等处。

骨骺炎epiphysitis

即骨软骨病。

骨骺炎ɡǔhòuyán

病名。以股骨头、胫骨结节、腕月骨、足舟状骨、跟骨结节、第二跖骨头及腰椎等受累骨和肢体出现疼痛, 肌肉萎缩及活动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多发生于青少年的股骨头、胫骨结节、腕月骨、足舟状骨、跟骨结节、第二跖骨头及腰椎等处。

骨骺炎

骨骺炎

骨骺炎又称骨软骨炎、骨骺无菌性坏死等,乃虚邪入骨及外伤而使骨骺失去气血温煦濡养而发生的疾患。虚邪内伤及外伤后,寒与热相搏,久留而内著,寒胜其热,损伤经络,致使气血受阻,不能濡养骨节。其临床表现为受累骨和肢体出现疼痛,肌肉萎缩及活动功能障碍。多发于青少年的股骨头、胫骨结节、腕月骨、足舟状骨、跟骨结节,第二跖骨头及腰椎等处 。
股骨头骨骺炎 临床较多见,大多发生于3~10岁的儿童。男多于女。绝大多数为单侧,亦有双侧罹病。因儿童系纯阳之体,易虚易实,若因先天不足,素体虚弱,加上髋关节被跌仆扭闪,或过度跑跳劳累而反复多次损伤,则招致虚邪深入骨内,寒凝于里,经脉受阻,气血凝滞,营卫不得宣通,致使股骨头失去正常的温煦和濡养而致本病。初期可出现髋部或膝部轻微疼痛,轻度跛行,行久、活动久后尤明显。或可有低热、胃纳欠佳等全身症状。久则跛行加重、疼痛增剧,大腿及臀部肌肉萎缩,检查髋关节有轻度屈曲及内收畸形,内收肌痉挛,髋关节活动受限,以外展及内收明显,大转子明显向外突出。后期症状逐渐缓解,以至完全消失,有的经治疗后关节活动大部分恢复,有的遗留外展和旋转受限,患肢轻度缩短,大转子明显上移。
X线摄片检查,初期表现为关节囊阴影扩大,关节间隙增宽,股骨头中心骨质轻度致密,股骨颈上端骨质疏松; 病久后股骨头骨质普遍致密并变扁平,逐渐骨质密度不匀,有囊状间隙或呈“碎裂”现象,股骨颈变宽并短缩; 后期骨质密度逐渐恢复正常,有的股骨头、颈轮廓接近或恢复正常,有的股骨头变扁,股骨颈变宽而短,大小转子相对向上移位。
治宜补益肝肾、强筋壮骨、散寒通滞。内服可选用保元汤、补肾壮阳汤、虎潜丸或金匮肾气丸; 局部贴阳和解凝膏,并可用五加皮汤熏洗。并注意卧床休息,患肢禁止负重,一般二、三个月后跛行可以明显好转,严重者亦可减轻。症状好转后,要坚持3~6个月患肢不负重。合作差或股骨头继续变形者,可作胶布皮肤牵引或外展夹板固定。
胫骨结节骨骺炎 多见于10~15岁的青少年。男性为多。青少年筋骨未坚,在剧烈运动如跳跃、奔跑、球类运动时,股四头肌的强力收缩,通过髌韧带而牵拉胫骨结节,引起局部慢性损伤而致气血阻滞,血运障碍,不能濡养胫骨结节,久而风寒外邪乘虚入骨,发为本病。多数起病缓慢。胫骨结节部疼痛、肿胀、压痛,无全身不适,活动多或上下楼梯时可使疼痛加剧,休息时疼痛减轻和消失,病程较长者,胫骨结节肥大突起,若患者不注意减少活动量,会使病程延久不愈,可达1~2年,甚至到骨骺愈合后症状才消失。X线侧位照片早期常无明显异常发现,病程较长者,可见胫骨结节骨骺呈轻度分离或有碎裂现象。
若症状轻微者,在停止奔跑跳跃、长途跋涉等剧烈运动后,即可减轻或消失; 若局部症状较重者,患肢宜休息,严重者必须制动。治宜活血祛瘀、散寒除湿、消肿止痛。局部可选用栀乳散、双柏散、消肿止痛膏外敷,内服可选用活血止痛汤、复元活血汤加减; 若慢性劳损所致,治宜补肝肾、强筋骨、和络止痛,外敷阳和解凝膏,内服选用壮筋养血汤、补肾壮筋丸、虎潜丸,并可用当归红花注射液加1%普鲁卡因痛点注射,或用五加皮汤熏洗患处。
跖骨头骨骺炎 发病部位以第二跖骨头为主,其次是第三、第四跖骨头。多见于青少年的女性。先天不足,或肾气虚弱,加上外伤或慢性劳损可发生本病。主要症状是步行时患足底跖趾关节处疼痛,压之加剧,并有跛行,休息后减轻,局部肿胀,患部关节活动受限。X线照片显示,跖骨头变宽、变薄及碎裂,骨干远端增大。若症状严重时,患肢宜休息,避免负重,即使好转后,也应减少患肢负重。内外用药可参见上述胫骨结节骨蚀。
足舟骨骨骺炎 多见于5~6岁的男童。可能因外伤后,局部经脉损伤,血瘀于内,阻滞经脉,发为本病。主要症状是患足疼痛和间歇性跛行,在足舟骨处有微肿、压痛、足内、外翻时可引起疼痛,往往休息后减轻,行走或过劳时加重。X线照片显示足舟状骨扁小而薄,边缘不规则,密度增加。
若因外伤所致者,治宜活血祛瘀、消肿止痛,外敷梔乳散或双柏散,内服用复元活血汤加减;若病久,宜补肝肾、强筋骨、和络止痛,外敷阳和解凝膏,内服选用壮筋养血汤、补肾壮筋汤、虎潜丸等。外用五加皮汤或骨外洗二方熏洗。患肢不宜负重,约2~3个月可愈。
月骨骨骺炎 多见于成人。与外伤和慢性劳损有关。起病缓慢,开始在劳动后觉患侧腕部痠痛无力,不能持重,休息后好转,久后症状逐渐加重,腕部痠痛增加,活动后较甚,握力逐渐减退,腕背侧肿胀和压痛,患侧中指指掌关节短缩,腕关节活动受限。X线照片显示月骨密度增加,或呈斑点状,有囊性改变,关节面不平,间隙变窄; 晚期月骨碎裂变形。治疗应减轻或停止患腕关节的活动和持重,还可固定患腕关节于背屈20°~30°位,6~12个月。直至X线照片证实月骨完全恢复正常时为止。内外用药参见上述足舟骨骨骺炎。

☚ 历节风   中医眼科学 ☛
0001965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7: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