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马卡连柯与家教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马卡连柯与家教 马卡连柯与家教安·谢·马卡连柯(1888—1939),原苏联著名教育理论家、教育实践活动家和作家。出身于铁路工厂油漆工人家庭。17岁开始当小学教师。1914年到波尔塔瓦师范专科学校学习,1917年6月毕业后,被任命为一所高级铁路小学校长。1919年9月被选任为波尔塔瓦市第二小学校长。1920年,被委派组织一所“少年违法者工学团”。1922年改称“高尔基工学团”。1928年又接任“捷尔任斯基劳动公社”的领导工作。小说《教育诗篇》和《塔上旗》是马卡连柯分别对工学团和公社成长过程的真实写照。1935年7月,他被委任为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内务人民委员部劳动公社管理局副局长。1937年2月辞去在乌克兰所担负的行政职务,迁到莫斯科居住。他在连续16年的工学团和公社的工作实践中,将3000多名误入歧途的青少年教育改造成“真正的新人”——“有文化的苏维埃工人”,其中有的成为先进工作者、卫国战争英雄和科技工作者。他的全部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和系统概括工作,是在他晚年进行的,基本上反映在他所作的报告、讲演和论文中。1950年,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院成立“马卡连柯全集编辑委员会”,编辑出版了《马卡连柯全集》七卷本。中国于1955—1959年翻译出版了这套全集。马卡连柯在公社工作的最后几年里,曾经接纳过有家庭的儿童。调任副局长后,更多地接触到青少年儿童家庭教育中的情况和问题,发现家教与青少年儿童成长关系极大,于是较集中地研究了家教问题。他的家教思想主要反映在《父母必读》、《儿童教育讲座》、《家庭教育问题讲演》等著作中。《父母必读》是一部内容新颖、形式独创的文艺形式的家教专著,作者不是板起面孔空洞地给家长讲述教育子女的道理,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表达和渗透他的家教思想,让人读了倍感亲切,不知不觉地受到启迪。《儿童教育讲座》是马卡连柯在1937年所写的广播讲稿,共八讲:一、家庭教育的一般条件;二、父母的威信;三、纪律;四、游戏;五、家庭经济;六、劳动教育;七、性教育;八、文化习惯的培养。马卡连柯非常重视家教的社会意义,他指出:“现今的父母教育子女,就是缔造我国未来的历史,因而也是缔造世界的历史。”家长对子女教育得好不好,不仅关系到家庭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国家的利益。“父母对子女所负的责任,是他们对社会所负的责任的一种特殊形式”。他要求家长必须尽一切努力搞好家庭教育。马卡连柯针对家庭教育的特点,提出家庭教育应遵循以下原则: ☚ 司马光与《温公家训》 苏霍姆林斯基与家教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