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被害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被害人←→加害人bèi hài rén ← → jiā hài rén被害人:指刑事或民事案件中受犯罪行为侵害的人。 被害人 被害人指合法的财产权利、人身权利、民主权利或其它权利遭受不法侵害的人。是诉讼参与人之一。在刑事诉讼中,被害人处于特殊的法律地位:在自诉案件中,被害人提起自诉,则为自诉人;在公诉案件中,被害人处于独立的诉讼参与人的地位。因被害人与案件的处理有一定的利害关系,法律赋予其诉讼权利有:有被害人的案件作出免予起诉时,人民检察院应将免于起诉书送达被害人,被害人不服,可在收到免予起诉书后7日内向人民检察院申诉;在法庭审理中,有权控告犯罪,参加法庭调查和辩论,委托律师代理参加诉论,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成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等。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有如实作证的义务,如果作伪证,要负法律责任。 ☚ 法定代理人 证人 ☛ 被害人刑事诉讼当事人之一。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遭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人。被害人一般是指自然人,但特殊情况下,法人或其他组织也可以成为被害人。被害人为自然人时,可以是成年人,也可以是未成年人;可以是生理、精神健全的人,也可以是生理、精神上有缺陷的人。被害人的属性是犯罪行为导致的,具有不可代替性。在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被害人包括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和自诉案件的被害人;狭义的被害人仅指公诉案件的被害人。被害人的诉讼地位较为复杂:在自诉案件中,被害人是自诉人;在公诉案件中,被害人属于执行控诉职能的当事人,但不享有独立的起诉权和上诉权,不能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只能由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提起公诉;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被害人是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享有广泛的诉讼权利,如对有证据证明被告人侵犯了自己的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立案、不予追究的案件,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有权申请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审判人员、书记员、鉴定人员、翻译人员回避;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有权委托代理人参加诉讼;有权参加法庭调查和辩论,对检察机关不起诉决定不服的,有权申诉;对人民法院未生效的裁判不服的,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对于人民法院已经生效的裁判不服的,有权依照审判监督程序申诉。在自诉案件中,被害人作为自诉人有权提起自诉;可以撤回自诉或者同被告人和解;接受法院调解;对人民法院未生效的裁判提出上诉。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主要义务有:如实向司法人员进行陈述,接受传唤,按时出席法庭参加诉讼,遵守法庭秩序等。 被害人合法权益遭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被害人是诉讼参与人之一,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和权利,因诉讼的性质不同而各异。在自诉案件中,被害人是自诉人;在刑事诉讼附带民事诉讼中,被害人是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自诉人和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都是一方当事人,享有当事人的一切权利,如起诉权、和解权、撤诉权、上诉权等;在公诉案件中,被害人不是当事人,只是诉讼参与人之一,不享有当事人的权利。但是,由于被害人同案件的处理有直接的利害关系,与其他诉讼参与人如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等不同,法律赋于被害人广泛的诉讼权利:委托律师代为诉讼的权利;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遭受物质损失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权利;对人民检察院免予起诉决定不服,有在收到免予起诉书7日内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的权利;在法庭审理中,经审判长许可,有向证人、鉴定人、被告人发问的权利;有参加法庭辩论的权利;对一审判决或裁定不服,有要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权利等。同时,法律也规定了被害人应承担的义务:对于公安司法机关的合法传唤应当准时到案并作如实陈述;对于公安司法人员根据诉讼需要依法进行的人身检查(包括犯罪痕迹、伤害情况及某些生理特征等)应当接受,不得拒绝;法庭审理中,应当遵守法庭纪律,听从审判长的指挥等。各国法律对被害人的范围、诉讼地位、权利和义务等有着不同的规定。如英国、德国等国法律规定,法人可以成为被害人;美国、法国、日本等国法律规定,对被害人陈述和证人证言不加区别,被害人基本上处于证人的诉讼地位。 被害人刑事诉讼参与人之一。遭受刑事被告人被指控为犯罪的行为侵害的人。依照中国刑事诉讼法,在自诉程序中,被害人是诉讼当事人。在公诉程序中,被害人是独立的诉讼参与人,享有比证人更广泛的诉讼权利。被害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时成为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被害人的诉讼权利主要有: 控告犯罪和要求赔偿经济损失,对不立案的决定有权要求复议,对免予起诉和不起诉的决定有申诉权,参加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等。关于被害人的诉讼地位,各国规定不一。联邦德国赋予被害人将自己的控诉与公诉合并的权利,某些案件的被害人可以与检察官意见相反的情况下提起诉讼。苏联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有独立的上诉权。 被害人 被害人beihairen指合法权益遭受犯罪行为或不法行为侵犯的人。诉讼参与人之一。被害人有权参加诉讼活动以维护自己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并受到法律的保护。被害人的诉讼地位视诉讼程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在自诉程序上,被害人是诉讼当事人,居于原告地位,享有诉讼当事人的一切诉讼权利。在公诉程序上,由于公诉人(检察长)居于原告地位,被害人处于证人地位,但又不是一般的证人,因而在法律上对被害人又作出不同于证人的一些特殊规定。例如,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对于有被害人的案件作出免予起诉的决定时,人民检察院应将免予起诉书送达被害人;被害人如不服,可在收到此书后7日内向人民检察院申诉。在法庭审理中,被害人可在公诉人发言之后接着发言,参与辩论。如对第一审法院判决不服,可向人民检察院要求抗诉。对遭受物质损失的被害人,其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成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并有权委托律师担任代理人参与诉讼。 ☚ 被告人 侦查 ☛ 被害人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等遭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人。可以是公民,也可以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被害人 被害人在犯罪学上,指遭受他人侵害或因偶发事件的结果而处于受损地位的人。有的学者认为被害人不应限于自然人,也应包括法人团体。甚至有人认为被害人不限于犯罪事件的被害人,也应当包括无加害人的被害人,如灾害事故中的受损害人。在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是指合法权益因遭受犯罪行为侵害而受到损害的人。是当事人的一方,与被告人居对等的诉讼地位。各国法律均赋予被害人一定的诉讼权利,并规定其承担一定的诉讼义务。但是,不同的国家被害人享有的诉讼权利和承担的诉讼义务的多少、种类有所不同。在我国的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是当事人之一。作为自然人的被害人享有广泛的诉讼权利,例如,在刑事诉讼的过程中,有权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 对于侵犯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对于审判人员、检察人员和侦查人员侵犯自己享有的法定诉讼权利和人身侮辱行为,有权提出控告,认为公安机关对自己控告的事实不予立案有错误,有权依法申请复议;对于人民检察院作出对犯罪嫌疑人不起诉决定不服,有权依法提出申诉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起诉; 有权依法申请回避;依法委托诉讼代理人代为参加刑事诉讼; 修改、补充对自己询问的笔录; 依法出庭参加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经审判长允许对公诉人指供的犯罪事实陈述,向被告人发问、申请新的证人到庭、申请重新鉴定或者勘验、调取新的证据; 提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请求; 不服第一审未生效判决、裁定,依法申请人民检察院抗诉,不服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依法申诉。在自诉案件中,被害人是自诉人,在法院宣告判决前,可以同被告人和解或者撤回自诉。被害人承担的法定义务,如,对于依法询问,应当如实陈述; 不得提供虚假证据等。 ☚ 被告人 被告人供述 ☛ 被害人正当权利或合法利益遭受犯罪行为或不法行为侵犯的人。被害人是诉讼参与人,有权参加诉讼活动以维护自己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合法利益。其诉讼地位,视自诉案件还是公诉案件而有所不同。在自诉程序上,被害人是诉讼当事人,享有诉讼当事人的一切诉讼权利。在公诉程序上,检察长居原告地位,而被害人则处于证人地位,但又不是一般意义的证人,因而法律上对被害人作出不同于证人的一些特殊规定。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于有被害人的案件决定免予起诉的,人民检察院应将免予起诉书送达被害人; 被害人如不服,可在收到后七日内向人民检察院申诉。在法庭审理中,被害人可在公诉人发言之后接着发言。对第一审法院判决不服,可向人民检察院要求抗诉。此外,如果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被害人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成为民事诉讼的原告人。 被害人the victim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