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被子植物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被子植物bèi zǐ zhí wù种子植物的一大类,胚珠生在子房里,种子包在果实里(区别于“裸子植物”)。1906年《博物学教科书》第一编:“凡植物中,如梅花者,谓之被子植物,稻、麦等概属之;如松者,谓之裸子植物,杉、桧等属之。”1917年《清稗类钞·植物类·植物之类别》:“显花植物有被子植物、裸子植物之别。被子植物中更分为二,即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是也。” 植物 植物对某些植物的美称:灵草 另见:种植 树木 草 花 ☚ 植物 菌类植物 ☛ 被子植物angiosperm种子由果皮包被的种子植物。自白垩纪上半叶直至现在,被子植物是地球上最进化和分布最广的优势植物,约250 000余种,广泛分布于山地、平原、沙漠、湖泊及河流,少数分布于海水中。中国约25 000余种。 被子植物种子由果皮包被的种子植物。此类植物在植物界中最高等,分布最广。胚珠(受精后发育成种子)生在子房内,又因有真正的花,又称显花植物。被子植物最早出现于晚侏罗世,距今已有1.45亿年,经白垩世的迅速发展,到古近纪、新近纪(6500万年~260万年)已占绝对优势。全球有300~450科,约3万属,25万余种。中国约有291科,3050属,25000余种。被子植物门分为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2个纲。被子植物分为乔木、灌木或一二年及多年生草本植物。有实用价值的种至少在6000个以上。大乔木高达100 m,如桉树。小草本,如无根萍长不及1 mm。被子植物典型的完全花由花萼、花冠、雄蕊群和雌蕊群组成。被子植物分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的种子具2枚子叶,主根发达;茎内维管束常排成圆筒状,具有形成层和次生组织;叶脉常为羽状或掌状、网状;花部多为5或4基数,花粉多为3沟。单子叶的种子具1枚子叶,多为须根或肉质根。叶多为平行脉;花部多为3基数,花粉多为单沟。200年来,各国植物学家在被子植物分门别类方面,已建立了30多个分类系统。其中世界各国较广泛应用的是恩格勒系统。被子植物许多科属如禾本科、豆科、蔷薇科、十字花科、百合科、菊科、芸香科、茄科、葫芦科等是人类食品、药用植物的重要来源。人类开发利用,广泛栽培的有2000余种。 被子植物 被子植物beizizhiwu也称有花植物。植物界中进化水平最高的一门植物。其主要特征是:孢子体更加发达,有乔木、灌木、藤本、草本等,内部组织分化更复杂,次生木质部中具导管,次生韧皮部中具筛管和伴胞,大大提高了输导功能;具花被,有真正的花结构,故也称有花植物,以别于裸子植物;胚珠及其以后发育成的种子包被在由心皮闭合形成的子房内,因而称做被子植物;受精后,由子房或由子房附近其他部分参加形成果实; 出现了双受精现象,即1个精子与卵结合形成胚,1个精子与极核融合形成胚乳;配子体更加退化,雄配子体由2~3个细胞组成,雌配子体一般由7个细胞8个核组成,而且均寄生在孢子体上。总之,它们是植物界中最进步、最占优势的类群,对陆生环境的适应也较完善。被子植物从何时开始出现,目前尚未搞清。但1亿年前的白垩纪就大量出现,从此,在种类和数量上均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一跃而成为地球上占绝对优势的类群。目前已知地球上现存被子植物约20多万种,占植物界总数的一半以上,遍及世界各地。而且它们在今后还将继续发展,旧的种类有些将被淘汰,而生命力更强的种类还可能出现。被子植物和人类关系极为密切,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了它们。无论在工业、农业、畜牧业、交通运输业、医药、绿化、环境保护等各方面都有极重要意义。 ☚ 种子植物 裸子植物 ☛ 被子植物 被子植物Beizizhiwu植物界的一个门。又称木兰植物门。与裸子植物都产生种子,以种子进行繁殖,合称种子植物,有的系统将种子植物作为一个门,下分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二个亚门,现多数学者主张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独立为门。和裸子植物主要区别是胚珠包藏在子房里,形成果实。被子植物是现代植物界中最高等、最繁盛、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经济意义最大的一个类群。主要特征是: ☚ 麻黄 双子叶植物纲 ☛ 被子植物种子植物中的一类。心皮围成子房,形成真正的花,胚珠在子房内,胚和胚乳通过双受精形成种子,子房或子房和花的其他部分一起发育成果实。根据胚的子叶数分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两大类。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植物类群。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