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差shùnchā指对外贸易中出口总值超过进口总值的差额。 【反】逆差 顺差(反)逆差 顺差shùn chā对外贸易中输出超过输入的贸易差额。1958年《新知识词典》:“顺差: 指在国际收支上,收入大于支出的差额。”顺差曾经也称“顺调”。 顺差shùn chāполож вность逆差;顺差○逆差nì chā(名)对外贸易上输入超过输出的贸易差额:清末贸易~现象严重|变~为顺差。 ●顺差shùn chā(名)对外贸易上输出超过输入的贸易差额:争取贸易~|国际收支~。 逆差←→顺差nì chā ← → shùn chā逆差:对外贸易中输入超过输出的贸易差额。 顺差:对外贸易中输出超过输入的贸易差额。 【例】 由于中国社会自给自足的经济,加上政府在对外贸易中实行限制和防范的政策,英国不可能在中国为自己的商品打开市场,因而出现贸易逆差。(胡绳: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由于我国出口大量的石油、农产品、丝织品等物资,尽管我国也进口大量现代化的机器设备,所以我国贸易还是出现顺差。 顺差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出口贸易总值大于进口贸易总值的贸易盈余。中国进出口贸易顺差情况,1957年4.5亿元,1962年13.3亿元,1965年7.8亿元,1970年0.7亿元,1990年411.5亿元,1991年428.4亿元,1992年233.0亿元,1994年461.7亿元,1995年1403.7亿元,1996年1019.0亿元,1997年3354.2亿元,1998年3609.3亿元。 顺差Favourable Balance“逆差”的对称。国际收支平衡表上反映出来的贷方余额。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对外经济往来的收入总额大于支出总额的差额。由贸易项目产生的国际收支顺差,反映一国的国际储备或对外支付能力的增强;由资本项目产生的国际收支顺差,反映资本的大量流入。顺差标志着该国对外债权的增加或外汇储备的增加,是该国经济实力增强和对外支付能力增强的表现。但国际收支的长期持续性顺差,会使该国面临货币对外升值的压力。外汇储备的大量增长意味着向外国提供了商品和劳务,同时要承担储备货币汇率变动引起储备货币实际价值变动的风险。因此,顺差过大也应当采取措施进行调整,使之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顺差 顺差surplus亦称“盈余”。“逆差”或“赤字”的对称。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反映出来的贷方余额,表中数字前冠以“+”号,表明国家各项对外经济交易收入大于支出的部分。若一国国际收支中自主性交易汇总后收入大于支出,则称为一国国际收支顺差。顺差在记账作表时,通常用黑字表示,故亦称黑字。 ☚ 赤字 盈余 ☛ 顺差 顺差“逆差”的对称。有贸易顺差和国际收支顺差。前者亦称“出超”,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 (通常为一年),出口商品总值超过进口商品总值; 后者指国际收支中,收入款项总额超过付出款项总额。 ☚ 贸易差额 逆差 ☛ 顺差favorable balance;active balance;surplus 国际收支~favorable balance of payments;balance of payments surplus/贸易~ favorable balance of trad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