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对《楚辞》的译介
楚辞的大部分作品都已译成俄文,其中主要的是屈原和宋玉的作品。
屈原:作品译成俄文的有十余种。如《卜居》和《渔父》,阿列克谢耶夫院士译,载《星火》杂志1953年第24期和《中国古典散文》一书(1959年)。《哀郢》,艾德林译,《新世界》1954年4期。《九歌》和《九章》,吉托维奇译,收入《中国和朝鲜诗歌选》(1958年),同一译者译的《湘夫人》,载 《列宁格勒文艺作品选集》第6册(1953年)。屈原诗的俄译共有14种。
入选篇目最多而且比较流行的译作是《屈原诗集》,1954年出版,159页,选译了《离骚》、《九歌》、《天问》、《九章》、《卜居》、《渔父》、《招魂》,并有译自《史记》的《屈原传》。译者有阿列克谢耶夫、艾德林、费德林等。还有一本《屈原诗集》,1956年出版,304页,系以前一本译作为基础扩大篇幅而成。两本书均由费德林编选并作序。
宋玉:宋玉的生平与创作曾由波兹涅耶娃在莫斯科大学教科书《东方古代文学》中辟为专节(1962年版第389—396页)作了评述。作品的俄译有《对楚王问》、《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五篇,载阿列克谢耶夫编的《中国古典诗歌》一书,1959年版。
评介屈原的文章已有34篇。多出现在1953年纪念诗人逝世2230周年时(计14篇)。当时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还于3月12日举行“纪念伟大的中国诗人屈原学术会议”,由杜曼博士和艾德林博士分别作了《国务活动家屈原及其时代》和《中国人民的诗人屈原》的报告。此外,在1973年为纪念诗人逝世2250周年,还由费德林通讯院士写了长篇论文《不朽的屈原》,同时刊登在《文学报》1973年6月6日和《远东问题》杂志1973年第2期第125—135页。
莫斯科大学的教研书 《古代东方文学》也辟有介绍屈原生平与创作的文章,系波兹涅耶娃教授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