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对屈原作品的译介
苏联最早介绍屈原的文字资料见于1941年的《国际文学》第7期(第225页)的一篇文章《纪念伟大的民族诗人》。不久之后,汉学家费德林便以《屈原的生平与创作研究》(1943)一文获博士学位。大量翻译屈原的作品则是从1953年纪念诗人逝世2230周开始的。从1953年至1975年翻译发表的屈原作品共13种。译者除费德林外,还有艾德林、吉托维奇、阿达里斯、阿列克谢耶夫、阿赫玛托娃、马马耶娃、蒙泽勒、帕纳秀克等人。
最流行的是由费德林编选、注并序的两种《屈原诗集》,分别出版于1954和1956年,各为159页和304页。均选译了《离骚》、《九歌》、《天问》、《九章》、《卜居》、《渔父》、《招魂》等名篇,并有译自《史记》的《屈原列传》一文。
1958年由吉托维奇译的《中国朝鲜诗选》(第13—178页)扩大选译的诗篇,增加《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等。
1959年马马耶娃编的《中国文学名著选读》(第123—152页)中再次选译《离骚》、《招魂》等四篇。至此屈原的全部作品都已译成俄文。
对屈原作全面评论的有费德林的博士论文以及他为两种《屈原诗集》写的“前言”。后来,作者把自己数十年研究屈原的成果汇成著作《屈原》一书(莫斯科,科学出版社,1986年,156页)。是苏联唯一的评论屈原的专著。
为纪念屈原逝世2230周年,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于1953年3月12日举行学术会议。在此前后,《文学报》、《真理报》、《消息报》、《苏联科学院学报》均发表著名长篇文章介绍屈原。
在六、七十年代发表评论文章的还有谢列布里亚科夫的《论屈原和楚辞》(载《古代中国文学》一书,1969年,第174—204页)等。
波莉涅耶娃1962年主编的莫斯科大学教科书《东方古代文学》(第389—396页)辟有专章《屈原》,对诗人和楚辞作了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