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穀蔬類 > 穀部 > 九穀 > 雀麥 雀麥 quèmài 亦作“爵麥”,亦稱“牡老”。禾本科野生植物,一年生草本,形似燕麥,穗細長而疏。《三才圖會·草木》:“雀麥,苗似鷰麥而細弱,結穗似麥穗而極細小,每穗又分作小叉穗十數個,子甚細小,味甘,性平,無毒。”《駢雅·釋草》:“牡老,雀麥也。”亦有以蘥、爵麥、鷰麥名雀麥者。《說文·艸部》:“蘥,爵麥也。”參閲明·徐光啟《農政全書》卷五十二。 
雀麥 雀麦Japanese BromeBromus japonicus Thunb.,禾本科,雀麦属。一或二年生草本。分布于华东、华中、四川、青海、新疆、陕西等地。常生长于山坡、荒野、路旁。秆直立。叶鞘封闭,紧密贴生于秆,外披柔毛,叶舌顶端有裂齿。圆锥花序开展,下垂,花序轴每节有3~7分枝;小穗幼时圆筒状,成熟后压扁,含7~14小花;外稃边缘膜质,顶端微2裂,其下约2 mm处生芒。花果期4~6月。全株可作牧草。种子可以食用或作糊料。 雀麦一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叶片长5—30厘米。圆锥花序开展,小穗幼时圆筒状,成熟后压扁,含7—14花。花果期6—7月。产阿勒泰、乌鲁木齐、玛纳斯、石河子、额敏、裕民、托里、博乐、霍城、伊宁、新源、巩留、乌恰等地。优良牧草。 雀麦què mài《本草纲目》谷部第22卷雀麦(9)。药名。 【基原】为禾本科植物雀麦的茎叶。 【别名】菕(《尔雅》),爵麦(《说文》),燕麦(《尔雅》郭璞注),杜姥草(《千金方》),牡姓草(《广济方》),牛星草(《本草纲目》),野麦、野小麦、野大麦(《湖南药物志》)。 【性味】《唐本草》:“味甘,平,无毒。” 【功用主治】 ❶《唐本草》:“主女人产不出。煮汁饮之。” ❷《品汇精要》:“去虫。” 雀麦bromegrass;bro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