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陈天华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陈天华1875—1905

湖南新化人
民主革命家。华兴会的领袖之一。1905年参加组建中国同盟会,担任同盟会书记 部的工作。在东京参加抗议日本文部省颁布的《取缔清国留日学生规则》的斗争,留下《绝命书》,投海自杀,以激励同志誓死救国。著有《陈天华集》。
原名:显宿、显叔
字:过庭、星台、新台
号:思华
别号:思黄
笔名:天华

陈天华1875—1905

陈天华


杰出的民主革命宣传家,原名显宿,字星台、过庭,号思黄。湖南新化人。幼时做小贩、放牛,刻苦自学,十岁能诗赋,十五岁入私塾。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由新化求实中学资送赴日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习师范。在日与黄兴等参加拒俄运动,抗议沙俄违约拒不撒出东北,曾啮指写血书数封,寄湖南各学堂。是年冬,回长沙,与黄兴等组织华兴会,策划长沙起义,事泄走日本。1905年,力主华兴会与孙中山联合,成为同盟会发起人之一,并参与起草会章。后任《民报》编辑,著文批驳改良派谬论。1903年先后发表《猛回头》、《警世钟》等文,以强烈的爱国热情和革命勇气,揭露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抨击清政府卖国罪行,痛感只有民族觉醒才能救中国。其作品很快在工、农、兵、学中传播,影响深远。清政府视为逆书,一再下令查禁。1905年11月, 日本政府应清政府之请,颁布“取缔清韩留日学生规则”。中国留日学生群起反对,陈主张立即回国,以维护民族尊严,并作绝命书万余言,于12月8日凌晨投海自杀,以求激励同志,誓死报国。1906年夏,其灵柩运回长沙,数万学生自动罢课,手执白旗,高唱哀歌,送葬于岳麓山。其著作辑为《陈天华集》。

陈天华

邹容与陈天华的思想
陈天华
陈旭麓
赵恒烈
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2月版60页
中华书局1960年7月1版24页、1981年
8月2版20页
作狮子吼:陈天华传罗宗涛(台湾)近代中国杂志社1982年2月版
108页
陈天华
邹容和陈天华
邹容陈天华评传
陈天华——辛亥革命前祖杰出的宣传家
王鉴清
陈旭麓 费成康
冯祖贻
孟岩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11月版72页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1月版117页
河南教育出版社1986年12月版162页
中国青年报1961年11月10日

陈天华
敲响反帝爱国警钟的宣传家——陈天华
吊陈天华烈士
吊陈天华烈士
陈天华
查建瑜
高晓莉
天裔
友荃
光明日报1981年9月26日
光明日报1984年3月14日
复报1906年3期
汉帜1907年1期
民国报第三号1911年12月11日
论陈天华的爱国民主思想陈旭麓新建设1956年6期,近代史思辩录第364
陈天华殉国记
论陈天华的反帝爱国思想
陈天华(上、下)
陈天华与《猛回头》
陈天华小传
杨源濬
王自敏
陈敬之
卢克彰
湖南历史资料1959年1期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1961年1期
*畅流1964年29卷7、8期
*中央月报1975年7卷4期
*夏潮1977年3卷4期
《猛回头》的作者陈天华烈士
忠烈殉国的陈天华
心园
郭凤明
*今日中国1977年69期
*湖南文献1979年7卷3期,*中国宪政
1979年14卷10期
陈天华事略冯自由*湖南文献1980年8卷2期,中国国民党
史稿第5册第1265页,*革命人物志第
4集第165页
陈天华回头狮吼
陈天华何故投海
陈天华的反封建思想
试论陈天华
陈天华的反清反帝思想
难酬蹈海亦英雄——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宣传
家陈天华简介
徐詠平
曾成贵
张连起
张连起
王鉴清 钱元凯
陈旭麓
*湖南文献1980年8卷2期
中学历史1980年4期
北方论丛1980年4期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1年1期
社会科学(上海)1981年5期
新湘评论1981年5期
陈天华的政治思想(上、下)黑井彦七郎著 吴
文星译
*近代中国1981年24、25期
陈天华的思想研究
陈天华的蹈海是逃避现实的懦夫行为吗?
陈天华出色的宣传活动
他为什么蹈海殉国——记革命宣传家陈天华
敲响警世钟的陈天华
关于陈天华几件史实的考订和纠误
陈天华和他的文学创作
陈天华
萧万源
沈仁仕
徐学初
吕 涛
吕 涛
迟云飞
马成生
陈永康
晋阳学刊1982年2期
社会科学战线1982年2期
历史知识1983年5期
夜谈1983年5期
史学月刊1984年1期
近代史研究1984年5期
电大教学(语文版)1985年6期
中外历史名人传略(中国近现代部分)第
142页
革命文豪陈天华
陈天华(1875—1905)
近代爱国宣传家——陈天华
陈天华(1875—1905)
陈天华殉国记
赵瑞勤
贾逸君
杰生
张敏孝
杨源浚述 张篁溪
中华人物志(文学家部分)第248页
中华民国名人传(上册)革命先烈第27页
中国历代名人小传第303页
中国民主革命时期人物简介第259页
中国近代文学论文集(小说卷)第184页
陈天华的青少年时期
陈天华投海
罗元鲲遗作
曹亚伯
中国近代文学论文集(小说卷)第589页
中国近代史料丛刊·辛亥革命(二)第235
页,武昌革命真史(上)第25页
邹容、陈天华
陈天华
唤醒睡狮的人——资产阶级革命宣传家陈天华
陈天华著书警世
警世的钟声
陈天华
徐和雍
曹靖国
李晶
王鉴清
孟昕伯
刘宏章
中国近代名人小传第311页
中国近代爱国人物传第385页
中国近代爱国者百人传第281页
中国近代爱国者的故事第291页
中国近代爱国者的探索第147页
中国近代著名哲学家评传(下册)第283
新闻界名人介绍:陈天华(1875—1905) 中国新闻年鉴(1983)第575页

陈天华周天度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人物传记第4辑第
28页,民国人物传第1卷第48页
《猛回头》的作者陈天华
陈天华君
梁乙真
(日)宫崎滔天著
陈鹏仁译
民族英雄百人传第256页
论中国革命和先烈第177页
“太息神州今去矣,劝君猛省莫徘徊”——近代
爱国宣传家陈天华
陈家经 梁小克华夏之声第295页
杰出的民主革命宣传家陈天华
陈天华的爱国革命思想
李志等
孙志芳
近代爱国人物剪影第247页
辛亥革命五十周年纪念论文集(下册)第
375页
杰出的民主革命宣传家陈天华
杰出的爱国宣传家陈天华
烈士陈星台小传
陈天华生平简介
绝命辞
陈天华生平及思想研究资料索引
“革命党之大文豪”陈天华
《猛回头》作者陈天华
敲响警世钟的陈天华
林增平
查建瑜
宋教仁
刘晴波 彭国兴
陈天华
刘晴波 彭国兴
迟云飞
冯自由
辛亥革命在湖南第341页
辛亥革命时期的历史人物第68页
宋教仁集(上册)第24页
陈天华集第1页
陈天华集第234页
陈天华集第243页
知识分子与中国历史的发展第526页
革命逸史第2集第119页
振兴中华的先驱第2辑第251页
陈天华
陈天华(1875—1905)
林增平清代人物传稿(下)第253页
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第2卷第264页

陈天华

陈天华
章炳麟、邹容、陈天华在同盟会成立前对资产阶
级民主革命思想传播的贡献
黄乔生
邓 桦
新蕾出版社1993年版107页
历史教学1959年10期
试论陈天华的反帝思想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陈天华的史学思想
陈天华的爱国思想新析
陈天华思想评价的若干问题
陈天华与《黄帝魂》杂剧
陈天华蹈海捐躯因果论
陈天华《要求救亡意见书》及其被否定经过
陈天华和他的《狮子吼》
记陈天华蹈海
简论陈天华的革命思想
论陈大华的教育思想
陈天华蹈海自殉探因
烈士陈星台小传
杨玉厚
戴成兴
苏中立
刘宏章
龙 华
刘真武
杨天石
孙秀荣
张显菊
岳国先 冯秀秋
张显菊
陈一容
宋教仁
史学月刊1965年6期
华中师院学报1984年1期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2期
求是学刊1986年2期
中国文学研究1987年3期
湖北大学学报1987年3期
近代史研究1988年1期
唐山师专、唐山教育学院学报1988年3期
吉林大学学报1989年1期
辽宁大学学报1993年1期
云南社会科学1995年1期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3期
广清碑传集第二十卷第1383页,辛亥人物
碑传集第97页
陈天华(1875—1905)范济国中国革命史人物传略第187页
陈天华

陈天华1875—1905

作家、革命家。字星台,号过庭,又名思黄。湖南新化人。出身贫苦家庭。1903年获官费赴日本留学,其间参与组织拒俄义勇队和军国民教育会,并写鼓词《猛回头》和说唱散文《警世钟》,宣传鼓动革命,影响较大。他还先后参与建立华兴会和同盟会,与黄兴、孙中山等从事革命活动,并创办《二十世纪之支那》和《民报》。1905年在《民报》上发表章回小说《狮子吼》,呼吁同胞当如睡狮醒吼,反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清政府,具有强烈的种族革命思想和乌托邦的理想色彩。同年12月,在东京抗议日本政府取缔清朝留学生的斗争中,愤而投海而死。有《陈天华集》。

☚ 秋瑾   徐念慈 ☛
陈天华

陈天华1875—1905

字星台,号过庭,又号思黄。湖南新化人。1903年由新化实业中学资送日本留学,正当沙俄企图占领东三省,与邹容等组织“拒俄义勇队”和“军国民教育会”。又与黄兴等组织华兴会。1905年参加发起同盟会,担任书记部工作和《民报》编辑,12月在东京参加抗议日本政府取缔清韩留日学生的斗争,因见留日学生总会领导人不肯负责,愤而蹈海,以激励人们坚决斗争。所著唱本《猛回头》和白话散文《警世钟》,宣传革命,浅显流畅,影响很大。另有章回小说《狮子吼》,未完。均被清廷列为“逆书”。遗著编为《陈天华集》。

☚ 金松岑   秋瑾 ☛
陈天华

陈天华1875—1905

字星台,又字过庭,别号思黄。湖南新化人。先后就读于资江书院、求实学堂。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并在留日学生中组织“军国民教育会”,从事反清活动。翌年回国,在长沙参与创立华兴会,组织反清武装起义。事泄,流亡日本。三十一年参与发起组织同盟会,并担任书记部工作,兼任同盟会机关刊物《民报》经理与编辑工作。同年,因抗议日本政府《取缔清韩留日学生规则》愤而蹈海自杀。宋教仁、冯自由先后为作传。作有《猛回头》、《警世钟》及小说《狮子吼》(未完),广为流传。杂剧《黄帝魂》即为《狮子吼》中的一部分。

☚ 梁启超   陈家鼎 ☛

陈天华

民主革命家、思想家。字星台,号思黄。湖南新化人。1903年留学日本,参与组织拒俄义勇队,从事反清革命运动。所著《猛回头》和《警世钟》,成为当时宣传革命的号角和警钟。1904年回国参与组织华兴会,策划在长沙起义未成,逃亡日本。1905年参加发起同盟会,担任书记部工作和《民报》撰述。在排满革命、建立民主政体、造就近代国民等一系列问题上的进步主张,对中国近代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起到了推动作用。同年11月,日本政府颁布歧视并限制中国留学生的《清国留学生取缔规则》,留日学生发动抵制运动。为了激励人心,12月7日留下《绝命书》万余字,次日投海自杀。今人编有《陈天华集》。

陈天华1875—1905

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家。原名显宿,字星台,又字过庭,别号恩黄。湖南新化人。1903年赴日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师范科,其间参与组织“拒俄义勇军”,并与黄兴等人从事反清革命活动。次年回国参与创立华兴会,拟在长沙起义,事泄流亡日本。1905年入同盟会,在支部工作并任《民报》编辑。是年底,参加抗议日本政府《取缔清韩留学生规则》的斗争,愤而投河自杀,留下《绝命书》,激励同志誓死救国。还撰写过《猛回头》、《警世钟》等文,其遗著后编为《陈天华集》。在他的著作中,愤怒地揭露了列强对中国的瓜分阴谋;严厉地斥责清王朝对洋人卑躬屈膝,甘当走狗;批驳了保皇党人维护帝制的谬论;疾呼欲救中国,惟有革命,兴民权、兴民主,建立“民主共和国”,洋溢着爱国主义的革命激情。在伦理思想方面,强调“讲公德,有条有纲”(《猛回头》),认为凡公共的事情,尽心去做,对别人有益,对自己有利;不讲公德,只讲自私,就会自行灭亡;劝人们要为国牺牲不可自私自利。主张做官的人,要尽忠报国;当兵的人,要舍生取义;世家贵族,要毁家纾难。批评在日本留学的人“以东瀛为终身捷径,其目的在于权利禄,而不在于居责任”(《绝命书》)。告诫人们要“除党见,同心同党”,“去掉自己短处”,“学外人长处”,克服“自尊自大的弊习”,以图自强。他对儒道持保留态度,认为“如所谓宗教必不可无,则无宁仍尊孔教”(《绝命书》)。尤为重视妇女问题,斥责“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谬论,认为“兴女学”是“培植根本”的办法,主张女子和男子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要求女子也要有知识,“也要想到救国”。

陈天华

中国民主革命家。1875年生。幼时家境贫寒,1898年,入求实学堂学习。1903年春,被保送到日本留学,遂投身于爱国运动,写下了名震一时的作品《警世钟》和《猛回头》。1905年6月,和宋教仁等创办《二十世纪之支那》杂志。8月,任中国同盟会秘书。11月,日本文部省颁布《清国留学生取缔规则》,遭到留学生反对。12月8日,为激励人心,陈天华书《绝命书》后投海自杀。

陈天华

182 陈天华1875—1905

近代文学家、革命家。字星台,又字过庭,号思黄。湖南新化人。家境贫寒,由新化实业中学堂资送日本留学。曾参与组织拒俄义勇军和军国民教育会,又参与兴华会与同盟会的建立,以及《二十世纪之支那》、《民报》的创办。为抗议日本政府颁布约束留学生的规定,愤然投海自尽。为鼓吹革命,曾编写宣传品多种,最著名的有通俗体说唱文学 《猛回头》、《警世钟》,章回小说《狮子吼》,作品充满强烈的爱国激情。今人有 《陈天华集》。

☚ 梁启超   秋瑾 ☛
陈天华

陈天华1875-1905Chen Tianhua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字星台、过庭,号思黄。湖南新化人。1903年 (光绪二十九年) 官费留学日本, 入东京弘文学院师范科。4月参加“拒俄义勇队”, 自荐为“运动员”,准备回国策动武装起义。从初夏至仲秋, 撰写 《猛回头》、《警世钟》,以通俗的语言号召国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影响广大。12月返抵湖南长沙,策动反清革命。1904年2月和黄兴、宋教仁等在长沙创立华兴会, 策划发动起义, 事泄,逃亡日本。1905年与宋教仁等创办《二十世纪之支那》杂志。参与中国同盟会创建工作,为《会章》起草人之一, 任同盟会机关报《民报》撰述员。12月8日, 为抗议日本文部省颁布歧视中国留学生的 《取缔清国留日学生规则》,在日本大森海湾投海自尽。留下《绝命辞》万余言, 勉励留学生 “坚忍奉公, 力学爱国”。时年30岁。遗著编为 《陈天华集》。

☚ 革命军   黄兴 ☛

陈天华

陈天华1875—1905Chen Tianhua

近代作家、革命家。字星台,又字过庭,号思黄。湖南新化人。出身贫苦家庭。幼年牧牛,酷爱读书,以光复祖国为志。1903年赴日留学。其间,从事反清革命活动与黄兴等组织华兴会,参与发起同盟会,并任《民报》编辑。1905年12月在东京参加抗议日本政府《取缔清韩留日学生规则》的斗争,愤然蹈海,以死激励国人坚决斗争。陈天华是民主革命出色的宣传家。所著《猛回头》是采用民间说唱形式写成的唱本,《警世钟》是带有说唱气息的白话散文。这两部作品鼓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呼吁国人同心同德,奋起反抗,建立独立富强的国家,在当时影响很大。《狮子吼》是一部未完成的章回体小说。1904年连载于《民报》,共8回。作者在“楔子”中以“混沌国”、“吞食国”、“鲸吞国”、“狐媚国”比喻危亡之中的中国和侵略成性的帝国主义各国,在象征中揭示中国的现状,指斥帝国主义的罪行,预示中国的未来。小说中心内容是描写革命党人狄必攘、孙念祖、文明种等人为救国救民,建立新中国所从事的革命活动,表达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主张。陈天华的作品以其通俗化和富于革命激情而传诵一时。遗著编为《陈天华集》。

☚ 刘鹗   秋瑾 ☛
陈天华

陈天华1875—1905Chentianhua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字星台,又字过庭,别号思黄。湖南新化下乐村人。生于1875年(光绪元年)。15岁入私塾,得族人帮助入资江书院,旋又考入新化求实学堂,接触新学。1903年由该学堂资助留学日本,入日本东京弘文学院师范科。4月写血书抗议俄国侵占我东三省,并寄血书于湖南各学堂。湖南巡抚赵尔巽亲临各学堂宣读,刊登于官报,令各府、州、县开设武备讲习所,使湖南全省拒俄运动更加高涨。5月,与黄兴等组织拒俄义勇队(后改为军国民教育会),从事反清革命活动,回国策动起义。同时写成《猛回头》、《警世钟》等书,宣传革命思想,主张反对帝国主义,推翻“洋人的朝廷”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其文通俗易懂,感情炽热,风行海内外。1904年2月与黄兴等在湖南长沙创立华兴会,积极准备武装起义,事泄复逃亡日本。1905年在日本东京与宋教仁等创办《二十世纪之支那》杂志,参加组建中国同盟会,被举为会章起草人,拟定“革命方略”。《民报》创刊,任撰述员,发表了《论中国改良与民主政体》、《中国革命史论》等文章,着力批驳改良派的谬论。11月,日本文部省颁布《取缔清国留日学生规则》,他愤起反对,并于12月8日在日本大森海湾投海自杀。留下《绝命书》万余言,以鼓励同志誓死救国,坚持斗争。1906年夏,灵柩运回长沙后有数万学生自动罢课,手执白旗,高唱挽歌,送葬于岳麓山。有《陈天华集》。

☚ 秋瑾   珍妃 ☛

陈天华

陈天华1875—1905Chentianhua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作家。字星台,号思黄,湖南新华人。出身于贫苦家庭,少年时代喜读通史和通俗文艺作品。光绪二十九年(1903),由新化实业中学堂资送,留学日本。他曾参与组织拒俄义勇队和军国民教育会,与黄兴等从事反清革命活动,并创作说唱体通俗白话作品《猛回头》、《警世钟》等宣传革命思想,在当时产生很大影响。陈天华还曾参与华兴会和同盟会的建立,担任书记部工作和《民报》编辑。光绪三十一年(1905) 12月在东京参加抗议日本政府颁布《清国留学生取缔规则》的斗争中,愤而投海而死,留下绝命书,激励国人誓死救国。陈天华还有章回小说《狮子吼》传世,现存八回。他的作品经后人收集整理为《陈天华集》。

☚ 章炳麟   儿女英雄传 ☛

陈天华1875—1905

近代民主革命家。原名显宿,字星台,又字过庭,号思黄,湖北新化人。1903年留日,同年参加拒俄义勇队(后改为军国民教育会),为“运动员”。所撰《警世钟》、《猛回头》以通俗文字,呼吁人民起来革命,反对列强,主张推翻清廷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影响巨大。次年回国参与创立华兴会,谋划长沙起义。1905年在东京参加发起组建同盟会。12月8日,因愤于日本颁布《取缔清国留日学生规则》,忧时感事至极,投海自尽。遗《绝命书》鼓励同志救国。辑有《陈天华集》。参见“文学”中的“陈天华”。


陈天华

近代革命家、作家。所著《猛回头》、《警世钟》等书,宣传革命思想,在当时影响颇大。另有小说《狮子吼》。有《陈天华集》。参见“历史”中的“陈天华”。

陈天华

陈天华1875~1905

原名显宿,字星台,别号思黄。新化人。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春考入新化实学堂。1903年留学日本,参与组织拒俄义勇队和军国民教育会,著《猛回头》、《警世钟》等书,宣传革命。同年冬回国,协助黄兴开展华兴会活动,任《俚语报》编辑。次年秋,因策划长沙起义流产而逃亡日本。1905年在东京参加组建同盟会,担任书记部工作和《民报》撰述员。同年冬在东京参加抗议日本文部省颁布《取缔清国留日学生规则》的斗争,于12月8日愤而投东京大森海湾自杀。并留《绝命书》,勉励同学“坚忍奉公,力学爱国”。著有《陈天华集》传世。

☚ 陈方度   陈作新 ☛
陈天华

陈天华1875—1905

原名显宿,字星台,亦字过庭,别号思黄。新化县人。15岁入蒙塾。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 随父迁新化县城,以提篮叫卖维持生活。后得族人帮助,入资江书院读书。1898年考入新化实学堂,受维新变法思想影响,曾与周辛铄、罗永绍等联名禀请推广不缠足会。1900年春入岳麓书院学习。1903年初官费留学日本,入东京弘文学院师范科,深受民主革命思想影响,反对沙俄侵占我国东三省,积极参加拒俄运动。并先后撰写《猛回头》和《警世钟》等,宣传革命思想,主张反对帝国主义,推翻 “洋人的朝廷” 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年底回到长沙,参与创立华兴会。次年春,因劣绅构陷,被迫再渡日本,入东京法政大学。同年夏,又冒险返湘,参与华兴会策划的长沙起义活动。起义失败后再次流亡日本。曾一度与梁启超联系,并于1905年1月散发《救亡意见书》,主张派留日学生代表回国,向清政府请愿立宪。后改变立场,积极参与同盟会的创建工作,被举为会章起草员,并任同盟会本部书记。《民报》创刊后,任经理兼撰述员。1905年11月2日,日本文部省颁布《清国留学生取缔规则》,留日学生极为愤慨,决定全体罢课归国,陈天华开始反对,后转而坚决支持。但留学生内部意见不统一,部分人反对罢课归国,并组织“维持会”。陈天华忧时感事,激愤不能自解,竟于是年12月8日投东京大森海湾自尽,以求国人“有所警动”。其灵柩于次年夏归葬长沙岳麓山。有《陈天华集》。

☚ 龙湛霖   王之春 ☛
陈天华

陈天华1875~1905

近代革命家、宣传家。字星台,号思黄。湖南新化人。出身贫苦家庭,1903年由兴化实业中学资送日本留学,曾与黄兴等组织“华兴会”又参与发起中国同盟会,任《民报》编辑。后在反对日本政府取缔中国留学生斗争中,为激励自己同志坚决斗争,誓死救国,愤而投海自杀。有《陈天华集》,善于鼓动宣传,所撰《警世钟》、《猛回头》等书,运用民间说唱形式,揭露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阴谋和满清王朝卖国投降政策,宣传革命,在当时影响甚大,曾被清廷列为“逆书”,阅读者被捕杀。未完成的章回小说《狮子吼》亦充满革命激情,传诵一时。

☚ 曾朴   秋瑾 ☛
陈天华

陈天华1875—1905

近代民主革命家、宣传家。原名显宿,字星台,又字过庭,号思黄。湖南新化人。1903年留学日本,参与组织拒俄义勇队和“排满革命”的军国民教育会,任《游学译编》、《二十世纪之支那》等报刊的编辑,并与黄兴一道被举为归国革命运动员。当年冬回国从事反清革命活动。著《猛回头》、《警世钟》等书。在这两本小册子中,陈述了帝国主义瓜分和灭亡中国的灾祸。分析了清朝的腐朽黑暗统治及其所奉行的“宁赠友邦,勿与家奴”的投降卖国方针,是造成国内危机局势的根源。认为“革命者救人救世之圣药也”,主张武力斗争,号召“手执钢刀九十九,杀尽仇人方罢手”,以达到“改条约,复政权,完全独立”,最终建立“民主的共和国”的目的。这些小册子通俗易懂,流传广泛,在革命宣传中起了很大的作用。1904年在长沙参与组织华兴会,准备在长沙起义未成,逃往日本。1905年在东京参加发起同盟会,被推为会章起草员,并参与了《革命方略》的拟定工作,任《民报》撰述员,12月在东京参加抗议日本政府《取缔清韩留学生规则》的斗争,愤而投海自杀,留下绝命书,鼓励同志誓死救国。遗著编为《陈天华集》。

☚ 陈少白   陈望道 ☛

陈天华1875~1905Chen Tianhua

modern proser. Works:Turning Back Suddenly,Bells Warning the World,etc.

陈天华1875—1905

近代民主革命家。字星台,号思黄。湖南新化人。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留学日本,参与组织拒俄义勇队和军国民教育会,与黄兴等从事反清革命活动,著《猛回头》、《警世钟》等书,宣传革命思想。次年,回国组织华兴会,准备在长沙起义未成,流亡日本。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加入同盟会,担任书记部工作和《民报》编辑。12月,在东京参加抗议日本政府《取缔清韩留日学生规则》的斗争,留下绝命书,鼓励同志誓死救国,投海自杀。著有《陈天华集》。

陈天华1875—1905

近代民主革命者。原名显宿,字星台,又字过庭,号思黄。湖南新化人。初入资江书院读书,继而就读于新化求实学堂。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官费留学日本,入东京弘文学院师范科,曾写血书抗议俄国侵占东北三省,旋参加拒俄义勇队(后改为军国民教育会),任本部办事员。参与编辑《游学译编》、 《新湖南》等书刊,发表《猛回头》、《警世钟》等书,宣传革命思想,主张反帝反清,影响颇大。次年回国,与黄兴、宋教仁等在长沙组织华兴会,策划长沙起义,事泄复逃亡日本。三十一年在东京与宋教仁等创办《二十世纪之支那》杂志;参与组建中国同盟会和拟定《革命方略》,同盟会成立后担任书记部工作和《民报》编辑。同年冬(11月), 日本文部省颁布《取缔清国留日学生规则》,留日中国学生群起抗义,他为激励大家,于十一月十二日(12月8日)在日本大森海湾投海自杀。遗著辑为《陈天华集》。

陈天华

陈天华

字星台,湖南新化人,1875年生。先后毕业于资江书院、新化求实学堂、日本东京弘文学院。1900年参与组织拒俄义勇队和国民教育会,与黄兴等从事反清革命活动; 同年冬回国。1904年2月随黄兴在湖南举行反清武装起义,并赴江西游说防营统领响应起义,事泄失败,逃亡日本。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为发起人之一,被推为会章起草员,《民报》创刊,任撰述员;同年12月8日为抗议日本文部省颁布《取缔清国留学生规则》,在日本大森海湾投海自杀。著有 《猛回头》《警世钟》《狮子吼》《国民必读》 《最近政见之评决》 《最近之方针》 《中国革命史论》 和 《绝命书》。

☚ 陈友维   陈少白 ☛
0000402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0: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