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软骨肉瘤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软骨肉瘤chondrosarcoma

系骨组织的一种恶性肿瘤。肿瘤主要由肿瘤性软骨细胞组成,好发生在长管状骨的干骺端。本病原发性者多见于青少年,局部肿胀、疼痛,病情进展较快;由良性肿瘤转变成恶性者,病程较慢、症状较轻。本病以手术切除为本。

软骨肉瘤chondrosarcoma

是软骨源性恶性骨肿瘤。可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前者好发于青壮年,多见于骨盆。后者多来自骨软骨瘤或软骨瘤恶变,发病年龄多在30岁以上。病程缓慢,症状轻微,以疼痛为主,有硬性肿块,轻度压痛,X线片特点:在溶骨区内有环状或斑点状钙化阴影,无骨膜反应。碱性磷酸酶增高。治疗以手术为主,一般不宜采用放疗及化疗。

软骨肉瘤

软骨肉瘤

软骨肉瘤为原发于骨的恶性肿瘤,可发生于骨髓的间叶组织或骨膜,可由软骨瘤、骨软骨瘤恶变。发生于骨髓和软骨瘤恶变者为中心型,起源于骨膜或骨软骨瘤恶变者为边缘型。肿瘤的主要成分为分化程度不同的瘤软骨细胞,肿瘤内常含有钙化和瘤骨。临床表现:软骨肉瘤比成骨肉瘤的发生率为低。男性发病较高,男女为6:1,患者多为成年,比骨肉瘤的发病年龄为大。病情发展缓慢,病程较长。发病部位多见于四肢和骨盆,亦偶见于锁骨、椎骨、骶骨、肋骨、肩胛骨和足骨。由于肿瘤生长缓慢,早期无任何症状。或仅有钝痛,初为间歇性,以后逐渐加重,变为持续性剧痛。体检可扪及局部肿块,较硬而压痛不显著,肿瘤位于关节附近常引起运动障碍。本病预后较差,手术局部切除极易复发,高位截肢术后多数在一年内死亡或复发转移,只有个别病例生存五年以上。
X线表现: 软骨肉瘤最基本的X线征象有下列几种。
(1) 骨质破坏: 肿瘤发生于髓腔内可引起溶骨性破坏,呈囊状或弥蔓浸润性骨破坏,破坏区边缘模糊,可有轻微膨胀性改变。有时破坏区内可见残留骨。软骨瘤恶变者仍可见边缘光滑的囊状破坏区。
(2) 软组织肿块: 发生于髓腔的肿瘤穿破骨皮质后生长非常迅速,很快形成巨大软组织肿块。骨软骨瘤恶变,在原来软骨帽的部位也形成软组织肿块。因其生长活跃,瘤细胞分化差,很少出现软骨钙化或瘤骨。深层常由于血运差而发生广泛坏死。肿瘤生长越快,恶性度越高,软组织肿块也越大,特别是术后复发的病例,软组织肿块的生长尤为迅速。软组织肿块较大,内含较多钙化者常为边缘型软骨肉瘤。
(3) 软骨钙化: 从肿瘤标本X线病理对照观察,软骨肉瘤内的钙化斑呈白色,夹杂在肿瘤的透明软骨内。它并不是坏死组织的钙质沉积,而是瘤软骨基质钙化。X线表现呈环形、半环形或弧形钙化,大小不等,小者呈点状,大者可达1~2或2~3cm。瘤软骨基质是否发生钙化以及钙化的范围、大小,完全取决于瘤软骨细胞的分化程度。肿瘤细胞分化较好,则软骨基质钙化多,密度高。瘤细胞分化差,则钙化少,密度较低。肿瘤生长活跃的部位不发生钙化。肿瘤中心环形钙化多,密度高。肿瘤边缘则钙化少,模糊而分散。软骨钙化后如血供应不足发生坏死,则钙化始终保持其固有形态而不发生变化。X线所见软骨钙化并不只表现为单纯的环形、半环形,还可出现团块状、多环形、斑片状、细条状和花瓣状等各种形态。其实这些变化都是环形、半环形钙化的重叠影,都是诊断软骨肉瘤最可靠的征象。
(4) 瘤骨: 由于瘤软骨细胞可直接化生成骨,故软骨肉瘤中有时含有象牙质骨。在髓腔内有时呈大片骨硬化,看不出骨纹结构,与软骨钙化截然不同。放射针状骨化在软骨肉瘤中偶可见到。镜下可见到针状骨化之间常夹杂着大量瘤软骨细胞。
(5) 骨膜反应: 软骨肉瘤出现骨膜反应者少,或很轻微。骨软骨瘤恶变有时肿瘤基底部皮质增厚,这是肿瘤发展过程中骨膜增生引起的。
鉴别诊断:软骨肉瘤X线诊断价值较高,因为软骨钙化能起定性诊断作用。但软骨钙化在生长活跃的软骨瘤、骨软骨瘤和软骨肉瘤都可发生。软骨肉瘤有较大软组织肿块,软骨钙化彼此分离,钙化模糊。而生长活跃的骨软骨瘤只有一薄层软骨帽,不形成软组织肿块,软骨钙化密度高而连续。内生软骨瘤有囊状破坏,边缘清楚,软骨钙化环密度高而整齐与软骨肉瘤有明显区别。

☚ 骨肉瘤   骨纤维肉瘤 ☛

软骨肉瘤

软骨肉瘤

软骨肉瘤是软骨原性恶性骨肿瘤,有原发与继发之别,前者约占60%,后者系来自骨软骨瘤或软骨瘤的恶变。该肿瘤较多见,好发于中壮年和骨盆部位,症状轻微,发展缓慢,时常体积很大时才被发现。对肿瘤发展较快的青年患者,需同成软骨型骨肉瘤鉴别。
肿瘤呈硬脆有光泽的透明样软骨组织。显微镜下见分叶细胞团,核大深染,形状不一,巨形核和双核或多核较多。有时分化较差,有的呈粘液变性。多有钙化区和成骨倾向。
原发者约占所有原发恶性骨肿瘤的20%。男多于女,中壮年患者较多(30~50岁)。骨盆部发病占首位,长骨中以股骨和肱骨近端居多,手足骨很少生长,软组织内可发生孤立性的病灶。肿瘤多侵犯干骺端,为中心型,常以疼痛为主,逐渐出现肿胀,发展较慢,多持续1~2年。有时肿瘤侵犯骨皮质,表现硬性肿块,无明显压痛。周身症状仅在晚期出现。有人提到糖代谢异常。当骨化较多时,血清碱性磷酸酶增高。继发性软骨肉瘤,年龄多在30岁以上,曾有骨软骨瘤或软骨瘤史,轻度外伤或无外伤后,忽然较快长大,超过病人的拳头大小,同时出现疼痛及压痛,常影响关节功能。X线片比原肿瘤增大很多,软骨区有钙化斑点,瘤基底有骨性破坏。碱性磷酸酶增高。
X线检查可分
❶中心型: 长骨干骺端有广泛溶骨区,内有钙化阴影呈环状或斑点状,边缘不规则且多形成部分致密阴影。皮质变厚且有轻度肿胀,有时穿破,形成软组织阴影。骨膜反应较少。
❷外周型:局限性皮层破坏,边缘不清,有软组织阴影,其间可见环状钙化。
中心型者有时需同骨肉瘤、成软骨细胞瘤、软骨粘液样纤维瘤、中心软骨瘤鉴别。外周型者与滑膜肉瘤、外周型纤维肉瘤等鉴别。治疗以手术为主,需完整地截除肿瘤或截肢或行关节离断术。不适用化学疗法或放射治疗。五年存活率约为50~70%。预后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分化极差者,五年存活率甚低。
目前文献中还有几种特殊类型的软骨肉瘤,如:
(1) 间充质软骨肉瘤(间叶性软骨肉瘤): 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软骨肉瘤,以小圆细胞和软骨细胞同时存在为特征。1959年Lichtenstein首先报道,1971年Salva-dor等提到文献报道共81例。女性患者占2/3,10~30岁居多,发病部位主要在软组织中,骨胳以肋骨和下颚骨较多,长管骨很少。症状为无痛肿块或因压迫症状而被发现。X线显示软组织中有不规则钙化影,骨质破坏无致密边缘,也有边缘型者。镜下见大片未分化的小圆形或椭圆形细胞,和分化较好的软骨细胞岛群组成。前者多位于血管外周或排列成管腔,且常分叶;后者多有钙化和骨化现象。截肢或截除术仍为主要治疗方法,预后甚差,大都在5~10年内因转移而死亡。
(2)反分化软骨肉瘤: 是一种非常少见的情况,即在分化较好的软骨肉瘤结构中,有其他肉瘤组织成分,如纤维肉瘤、骨肉瘤、横纹肌肉瘤、血管内皮细胞瘤等。1970年McFarland和Reed曾有报道,并认为这些肉瘤成分乃由软骨肉瘤细胞经过反分化而来。恶性程度较高,预后很差。

☚ 软骨粘液样纤维瘤   良性纤维原性骨肿瘤 ☛
0000871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0:5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