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芦育婴堂长芦育婴堂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曾改归官办,宣统二年(1910),仍归商办。1930年9月改归天津社会局接办。是天津建立最早、历史最久、收养弃婴的慈善机构。育婴堂的经费长期以来依赖长芦盐商从税捐中提取,不足部分由政府适当补助。1913年北京政府以盐税做抵押,向外国借款,盐税受到外国银行控制,育婴堂经费则由津武口岸利津公司每年拨款3.6万元这时期育婴堂收养已达500余人,为历史上收容人数最多的时期,与此同时,还购置大量土地和不动产。1930年由于军阀混战,盐务事业不景气,津武口岸将堂内经费压缩一半,每年仅拨款1.8万元。造成育婴堂的经费困难和收养人员急剧下降。该堂经费不敷应用,又求助于天津市政府,市政府每月补助伙食费300元。收养人员已降至200人。至1936年收养婴儿仅150人。抗战胜利后,育婴堂的收养人数较日伪统治时期有所增加,1947年堂内婴儿达62人。1945—1948年底共收养达320人。但育婴堂经费更加拮据,被迫迁至西门里邵家大门,仅剩孤儿、弃婴46名。天津解放后,1950年3月,长芦育婴堂由人民政府接管,改为天津市第一育幼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