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这是以长白山天池为中心,围绕天池北、西、东三面的长白山原始森林腹地,地跨吉林省安图、抚松、长白三县的自然保护区域。全区范围南自北纬41°42′45″的长白县横山管理站东南的鸭绿江心起,北至北纬42°25′18″的安图县头道管理站附近止,西从东经127°38′30″的抚松县1058.5高程点附近起,东到东经128°16′48″的安图县1393高程点止。南北纬度相差0°42′33″,长78.5公里,东西经度相差0°38′18″,宽53.3公里。总面积20余万公顷,是我国目前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之一。区内森林茂密,树种繁多,生物种源比较丰富,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比较完整。地质、地貌、气候、土壤情况典型,野生动、植物分布具有原始的山地的特征。山峰、林海、瀑布、温泉等风景名胜也都有独特之处。这些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的原始面貌保持得基本完好,是中国以至亚欧大陆北半部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的自然综合体,我国自然资源的宝库,别具一格的天然博物馆。同时,长白山山势高大,巍峨壮观,自然景色绚丽多姿,气象万千。从山脚到山顶,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气候、土壤、生物等自然条件发生明显变化,人们可观察到从温带至极地的 “垂直景观带”,是人们游览胜地。为了保护好这里的自然资源,逐步开展综合性科学研究,吉林省人民政府于1960年划定长白山自然保护区,1961年成立保护局。1979年中国科学院在这里设立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站。1981年1月被列入联合国国际生物圈保护区。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自然风景旅游地。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安图县、浑江市的抚松县和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三县境内。南部和东南部与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毗连。长白山南北长约310公里,东西宽约200公里,是鸭绿江、松花江和图门江的源头,主峰海拔2749米(我国境内的白云峰高2691米)。地势总特征是以主峰(火山锥体)为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有野生植物2000多种,野生脊椎动物近500种,矿物60多种,堪称天然的“自然博物馆”。自然保护区以天池为中心,纵横三县,总面积20万公顷。198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归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网。白雪皑皑的群峰,神奇幽深的天池,郁郁葱葱的林海,九天飞泻的瀑布,完整垂直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为旅游观光者、探险揽奇者、科学考察者、冬季滑雪者提供了广阔而多彩的天地。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中国最大的温带森林综合性自然保护区之一。位于吉林东南部长白、抚松、安图3县境内,东南临朝鲜。地处127°42′55″~128°16′48″E,41°41′49″~42°25′18″N。1960年经吉林省政府批准建立。1986年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垂直分布着温带、寒温带、寒带3个气候带,围绕白头山天池东西北3面的长白山原始森林中心区,南北长78.5km,东西宽53.3km,总面积2150km2,全区海拔高度720~2691m,最高峰白云峰海拔2691m,为东北地区最高峰。保护区分4个景观带:❶针阔叶林混交带,海拔1200m以下,年均温度在3℃以上;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112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抚松、安图3县交界地区。总面积19万公顷。该保护区代表温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的综合体。随海拔高度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山地自然景观垂直带谱。生物种类繁多,种源极为丰富,高等植物1500多种,陆栖脊椎动物300多种,还有大量低等植物和微生物。珍贵树种有红松、长白松、长白落叶松,珍稀动物有东北虎、梅花鹿、紫貂等。已加入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网。 ☚ 蛇岛自然保护区 向海自然保护区 ☛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Changbaishan ziran baohuqu我国参加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的自然保护区之一。在吉林省东南部白云峰一带,地跨安图、抚松、长白三个县,面积约19万公顷。是我国自然生态系统保存比较完整、保护面积较大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主要是以天池为中心的整个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长白山生长着世界第一流的森林,这里的森林不仅类型多,而且各有特点,几乎是亚欧大陆从温带到寒极各种主要植被类型的缩影。一位世界著名的生态学家考察长白山之后认为,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原始生态保存得最完整的地区。长白山的森林生态系统垂直带谱十分明显。海拔500—1 100米的山麓是红松阔叶混交林带,这里气候温和湿润,土壤肥沃,森林密布,古木参天,是长白山林海的典型植物区域,有高大的红松、落叶松、山杨等。海拔1 100—1 700米是寒温针叶林带,此带气候冬冷夏凉,潮湿多雾,云杉、冷杉发育尤佳,阴暗潮湿的地表生长着片片苔藓,因此又称暗针叶林。海拔1 700—2 000米为岳桦林带,岳桦属小乔木,为适应风吹雪压的严酷生态环境,而长得身躯弯曲矮小。海拔2 000米以上为高山苔原带,这里一年有9个月覆雪,280天刮6级以上大风,常年低温、潮湿、多云、多雾。严酷的自然条件使生长在这里的170多种苔原植物长得都很矮小,但五彩缤纷,群芳叶艳,是一处美丽的高山大花园。长白山森林系统不仅垂直变化明显,而且动植物种类丰富。据调查,这里共有植物1 800多种,其中高等植物1 230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植物800多种,药用植物300多种。植物区系成分复杂,古老的第三纪植物成分、欧洲西伯利亚植物种,朝鲜和日本植物区系成分均可看到。主要优势树种有红松、长白落叶松、紫杉、红皮云杉、长白赤松及黄檗、水曲柳、黄菠萝等。动物有兽类51种、鸟类288种、爬行类12种、两栖类8种、鱼类50种、森林昆虫1 000多种,其中珍稀动物有东北虎、梅花鹿、紫貂、金钱豹、中华沙秋鸭、鸳鸯、金雕、马鹿、棕熊、猞猁、水獭、麝等。上述生态系统给长白山带来丰富的生物资源,其中最著名的是“关东三宝”:人参、貂皮和鹿茸。长白山自然保护区还有典型的火山景观,包括白头山休眠火山、火山熔岩台地、火山口湖长白天池、长白熔岩瀑布、矿泉温泉以及火山喷发物等。 ☚ 卧龙自然保护区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建于1960年,位于吉林省以白头山天池为中心的安图、抚松、长白3县交会处。面积21.5万公顷。保护区内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完整,生物种源丰富。有陆栖脊椎动物300余种,其中东北虎、紫貂、梅花鹿、鸳鸯、中华秋沙鸭等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有植物1300余种,其中有经济价值的800余种,包括红松、杉松、长白美人松、紫杉、水曲柳、黄菠萝等珍贵木材,人参、黄芪、灵芝、瑞香、苁蓉等名贵药材。是中国温带森林生态系统最大综合性自然保护区,不可多得的生物遗传基因储存库,也是亚欧大陆北半部最具代表性的自然综合体,有天然博物馆、绿色宝库之誉。保护区明显具有温带山地垂直的自然景观系统,分为四个景观带谱。海拔2000米以上为山地苔原带,有牛皮杜鹃、笃斯越桔、松毛翠等苔原植物,有珍贵的高山鼠兔、白腰雨燕等兽鸟。海拔1800—2000米,是矮曲的山地岳桦林带景观,有松鼠、花鼠、高山鼠兔等。海拔1200—1800米,是针叶林景观带,主要树种有鱼鳞松、臭松、黄花落叶松等,动物有紫貂、蜜狗、马鹿、野猪、狍子、黑熊等。海拔1200米以下,是温带针阔混交林景观,主要树种有红松、落叶松、美人松等,动物有东北虎、梅花鹿、马鹿、青羊、麝、熊、野猪、狍子等。保护区内自然条件复杂多样,有“长白林海”,奇卉异葩,珍禽异兽,又处于三江(松花、图们、鸭绿)源地,有湖泊、温泉、瀑布,以及火山遗址等,成为理想的科研场所、著名的游览胜地。 ☚ 5. 长白山风景名胜区 天池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