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金错刀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金错刀jīn cuò dāo见“张衡四愁”。马戴《赠别北客》:饮尽玉壶酒,赠留金错刀。孙逖《和崔司马登称心山寺》:常闻宝刀赠,今日奉璚琚。李商隐《题二首后重有戏赠任秀才》:虚为错刀留远客,枉缘书札损文鳞。 金错刀 金错刀又名《醉瑶瑟》、《君来路》。始见南唐冯延巳词,然陈世修刻本《阳春集》未载,四印斋本《阳春集》据《花草粹编》列入补遗。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调名本此。《词律拾遗》卷二以冯作(日融融)为正体。《词谱》卷一○则以冯作“双玉斗”一首为正体,双调,五十四字,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又列别体二种,其中冯词另首(“日融融”)上、下片第四句各叶本部一仄韵;叶李所作字句同,然上、下片各三仄韵一叠韵。 ☚ 金缕歌 金蕉叶 ☛ 金错刀 金错刀jīncuòdāo━┃━ 古代钱币。每枚值铢钱五千,两枚可兑黄金一斤。泛指钱财。宋·梅尧臣《刀长二寸半》诗:“次观金错刀,一刀平五千。” ☚ 金不换 荆虹 ☛ 古代名物 > 貨幣類 > 銅鐵錢部 > 新莽 > 金錯刀 金錯刀 jīncuòdāo 省稱“錯刀”,亦稱“一刀平五千”。王莽居攝二年(公元7年)貨幣改制時始鑄,同時鑄行“契刀五百”與“大泉五十”。建新朝後,王莽忌“金”、“刀”之文與漢室“劉”姓相關而於新朝不祥,遂於始建國元年(公元9年)將其與“契刀”、“五銖”並廢,專行大小泉。錢體由刀環與刀身組成:環如方孔圓錢,上下直書“一刀”;身如刀,銘作“平五千”。因“一刀”二字多由黄金鑲錯,故名。錢文史籍作“一刀直五千”,“直”,通“值”,意此刀一枚值五銖錢五千枚。通長七·三厘米,環徑二·六厘米,重二十至四十克。因其鑄製精美,款式别致,故向被泉家視爲珍品。《漢書·食貨志下》:“王莽居攝,變漢制,以周錢有子母相權,於是更造大錢……又造契刀、錯刀……錯刀,以黄金錯其文,曰‘一刀直五千’。與五銖錢凡四品,並行。莽即真,以爲書‘劉’字有金刀,乃罷錯刀、契刀及五銖錢,而更作金、銀、龜、貝、錢、布之品,名曰‘寳貨’。”又,《王莽傳上》:“[居攝二年]五月,更造貨:錯刀,一直五千。”漢·張衡《四愁詩》之一:“美人贈我金錯刀,何以報之英瓊瑶。”唐·韓愈《潭州泊船呈諸公》詩:“聞道松醪賤,何須吝錯刀。”宋·梅堯臣《長刀二寸半》詩:“次觀金錯刀,一刀平五千。” 金錯刀 金错刀新王莽(约公元7—9年)。环2.87、通长7.52、厚0.55厘米,重34克。环文篆字上曰一,下曰刀,铸时字凹,以黄金填之,使与面平。柄文亦篆字,日平五千。此为王莽居摄二年(7年),进行货币改革时发行的3种新货币之一。按当时规定,一枚金错刀相当于五铢钱5000枚。其状奇异,制作精绝,存世稀少,人皆珍秘之,旅顺博物馆藏。 金错刀 金错刀 金错刀见“错刀”。 ☚ 错刀 栔刀 ☛ 金错刀 金错刀即 “错刀”。 ☚ 错刀 栔刀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